新中国经济70年·银行业改革|亲历者张燕玲:见证改革开放的银行业变革( 三 )

1977年,我毕业后来到财政部报到,接待我的人事局领导说,你被分配到国外局,到西交民巷工作。我这才知道,那时候财政部下面有两个局是和银行有关的,一个是国内局,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一个是国外局,就是中国银行。

当时,银行就相当于财政的出纳,业务很单一,国内主要的信贷业务,只有工商信贷和外贸信贷两种。人民银行负责工商信贷,中国银行负责外贸信贷,而且是刚刚从拨款改成贷款;国际贸易最主要的是“大贸”,就是和“苏修”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易货贸易。国家间外贸部门每年签署货物互换协议以后,全国共有8家外贸进出口公司按计划执行,银行负责转递单据、记账。

1978年中,改革开放之前,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银行在镇江召开的出口结算工作会议,为期一个月,主要是制定中国银行对资本主义国家业务的操作规则:《中国银行办理出口跟单信用证的基本规程》和《中国银行办理无证出口结算业务的规程》。这两个制度的建立,对我们国家加快出口收汇、安全收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银行老一辈领导,顶着巨大压力,想方设法为国家筹集宝贵的外汇资金,支持国家改革开放建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