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RISC-V挑战:ARM CPU引入自定义指令功能!( 六 )

我们都知道ARM Cortex-M系列CPU内核主要应用于对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对于功耗和成本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目前在物联网领域应用非常的广泛。

Cortex-A系列内核虽然功耗较高,但是性能也较高,目前手机、平板等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处理器,大都是基于ARM Cortex-A系列CPU内核(数据显示,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是基于ARM架构的CPU内核),并且同时还会集成GPU、DSP内核,甚至NPU等专用AI内核。因为,相对于图形及AI计算来说,CPU并不是最佳的载体。而在CPU当中加入自定义指令所带来的性能的提升,相比加入GPU/DSP/NPU等内核所带来的性能提升要小很多,虽然后者的功耗和成本也大幅提升了,但并不像大多数物联网设备那么敏感。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CPU当中加入自定义指令功能,对于Cortex-M系列CPU内核所对应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帮助更大。因为大多数的微控制当中可能只有Cortex-M系列CPU内核。

这也意味着,CPU自定义指令功能的加入,可以在无需增加其他的内核,不增加成本和功耗的前提下,帮助客户实现性能的提升(主要是AI性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