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团队寻找合作伙伴,考验城市服务功力,东莞能否抓住机遇?( 八 )

“海外项目来这儿,很多时候是两眼一抹黑的”。马显荣分析,中国市场和中国的思维结构跟欧美的差距很大,中国市场巨大又瞬息万变,实际上在中国独立发展大公司都玩不转,更别说小公司。因此,他们进来最好的办法是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它需要平台来支持,对接政府资源、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等,这也是园区存在的价值。

除了引进还需要扎根

在服务企业落地过程中,东莞本土企业也创新了不少合作模式。马显荣介绍,林润智谷采取的模式之一,投资海外项目的总部,占有一定股权,以掌握一定话语权,另外在国内跟投它们所建立的合资企业,获取收益。“海外创业项目,我们主要是做种子天使的投资。因为世界五百强的引进,这种不在我们能力范围,第二个是按照上述的逻辑,剩下没有进来的也不多了。我们想要找创新型、有价值潜力的好的种子,这一类才有投资的价值”。另外与海外建立联系,在当地寻找合伙人,有目的寻找优质项目,毕竟创业成功率是很低的,避免踩坑。

建立生态圈,打造联盟是另一种资源整合对接模式。早前重新出发的中以产业园也有新动作,联合以色列商盟、DayDayUp国际创新加速器、高伦咨询、Uzibeneliezer咨询和产业发展公司、汇桔网五家企业成立中以合作战略联盟,全方位引进以色列和国际先进技术、人才、项目、服务等优质资源,持续赋能企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