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两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自称“只是把实验室搞砸的家伙”( 二 )

用“拼图游戏”解读蛋白质

1918年,桑格出生在英国西南部一个小乡村里,父亲是名医生,曾经作为传教士到过中国,母亲出生于富裕的棉商家庭。受父母影响,桑格从小对科学非常感兴趣,高中时就立志要从事科学研究。

唯一两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自称“只是把实验室搞砸的家伙”

图2/8

11岁的桑格(中)和哥哥、妹妹生活在一起 | achievement.org

18岁那年,桑格进入剑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在生物化学方面表现出色,但是数学和物理勉为其难。1940年,桑格继续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动物体内的赖氨酸(一种氨基酸)代谢,3年后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桑格进入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查理斯·齐布纳尔(Charles Chibnall)教授实验室。齐布纳尔教授已在牛胰岛素的结构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他建议桑格去破解牛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这是极富挑战性的研究,因为当时科学家已知道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就像一些颜色不同的海洋球串联在一根绳子上,但是大家并不知道这些氨基酸到底是如何排列的,甚至以为蛋白质并没有固定结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