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两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自称“只是把实验室搞砸的家伙”( 五 )

由于经常与克里克和布伦纳等分子生物学家接触和交流,桑格意识到DNA和RNA才是生命科学的未来,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不过仍然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老本行——测序。当时,科学家刚刚将遗传密码等基础问题弄明白,核酸序列测定仍然是个世界难题。

唯一两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自称“只是把实验室搞砸的家伙”

图5/8

桑格在观察一个DNA分子模型 | achievement.org

桑格很快发现,RNA和DNA的序列并不比蛋白质的好测,因为这些核酸分子特别是RNA极不稳定,当时也很难获得高纯度的核酸样品。196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化学家罗伯特·霍利(Robert Holley)采用类似蛋白质测序“化整为零”的方法,测定了一个只有77个碱基的酵母转运RNA序列。这算得上第一个被测定序列的核酸分子,霍利接着阐明了转运RNA的空间结构,填补了细胞中DNA转录成信使RNA后将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关键环节,因此与尼伦伯格和霍拉纳一起分享了1968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不过,霍利的测序方法非常麻烦,而且效率低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