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萌芽到赶超: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三大阶段( 四 )

与此同时,我国也在加强对医疗器械产业的研发投入,从资金、技术和人才上均对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给予大量支持。1979年,颅脑CT国家重点项目在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立项,该项目组共有约200人,包括清华大学、5703厂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协作单位人员。样机是研究CT的关键,当时全国第一台颅脑CT由华山医院从日本进口,国务院指派交通部出资60万美元高价买入。1983年5月30日,中国第一台大型X线断层颅脑扫描装置在上海通过技术鉴定。成为全球第四个能生产颅脑CT的国家,从1972年英国一家公司创造出第一台头部CT开始,到当时不过10来年时间。直到2011年,我国在医疗器械产业研发经费支出为1384392.6万元,科研人员为78785人,比2010年相比,研发经费增速高达113%,科研人员增长率高达89%。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中央和各地政府在新医改政策的指导下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其中,全国需要进行医疗设备更新的大型医院就超过两万家,而需要进行医疗器材更新的村镇医院更是达到30万家以上,无论是填补缺口必要,还是更新换代的需要,都必将刺激我国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和技术的快速增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