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储备肉制度40年 看我国冻猪肉商业储备发展( 四 )

储备肉经历过几次投放?

由于储备肉的定位,其投放一般涉及两种情况:一是在发生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卫生或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后,国家有关部门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向有关地区定向投放储备肉。在这种情况下,投放价格一般由财政部驻当地监察专员办事处按当地价格核定或按有关调控部门商定的方式确定价格。投放数量根据突发事件实际确定。

二是猪肉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有关部门为维护市场稳定,投放储备肉。在这种情况下,投放价格按照市场价格确定,采用公开竞价方式进行。

本次中央储备肉连续三轮投放,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况。

魏鑫认为,从市场规模来看,由于本次中央储备肉的收储量不大,更多的是对养殖户心理层面的影响,主要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1万吨的冻猪肉相当于12万头生猪,仅是几家大型屠宰场一天的屠宰量,对猪价的影响有限。而且储备肉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不是高于市场价格的政府定价。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国家曾多次启动猪肉收储及拍卖,一般在猪价严重亏损且市场恐慌时抛售,缓解猪价进一步下跌导致的产业恐慌过度去产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