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吃的米饭 最早是从哪里来的?( 五 )

先民们将这些不落粒的植物种子收获下来,带回家里,种到房前屋后。就这样,将落粒的野生植物驯化成不落粒的栽培谷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祖宗们不断地把握植物变异,选择他们喜好的那些谷物品种(味道好、产量高、易采收等),保留下来下一年接着种。

我们每天吃的米饭 最早是从哪里来的?

细如针的麦芒 | pixabay

大家都听说过“针尖对麦芒”这句成语吧?其实很多谷粒上都长着芒刺,有着独特的功效。其一,谷物碰到天敌时不能像动物一样迅速逃跑,但位于谷粒尖端的芒就像骑士的长枪,鸟吃了以后会扎到喉咙,它就会去选择偷食其它物种的种子。其二,芒刺可以缓冲谷穗之间的碰撞,减少掉粒,而且在叶片间隔出空隙,便于空气流通,增加产量。芒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籽粒附着在穿行而过的人和动物身上,“搭顺风车”去感受诗和远方,也许有机会飘落到一块肥沃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看起来,尽管谷物不会思考,但它们还是很聪明的。

古人的食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