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征战中国罕见病市场 探索多方共付模式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跨国药企征战中国罕见病市场,多方共付机制让患者每年看病少花50万

虽然只涉及少数患者的权益,但罕见病因其庞大的潜在市场,以及空前的政策力度进入到大众以及资本市场的视野中。

专业药物市场预测公司EvaluatePharma发布的《孤儿药报告2019》显示,罕见病药品将在2024年占全球处方药销售的1/5,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420亿美元。罕见病也因此成为跨国药企竞跑的新赛道。

同时,政策端也在向罕见病倾斜。今年8月公布的新版《药品管理法》中就提到,要对临床急需的短缺药、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新药、儿童用药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审评审批。

双重利好之下,有关罕见病治疗、药费支付、保障制度的探讨也在起步。

提升药物可及性

于2018年发布的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收录了121种罕见病,对应300多万名罕见病患者。

艾昆纬IQVIA发布的《2019中国罕见病药物可及性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在《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共计有74种罕见病是“有药可治的”,即在美国、欧盟、日本针对这74种罕见病的适应症的药物获批上市,其中包含162种治疗药物。但在我国明确注册罕见病适应症的药物仅有55种,涉及31种罕见病。在这55种药物中,仅有29种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涉及18种罕见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