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来了,国产EDA工具的春天到了?( 五 )

产业端,Synopsys、Cadence、Mentor,以及中国的华大等工程界也纷纷将AI设计从概念升级到实战阶段

Cadence正式推出了专门为AI设计所打造的Tensilica DNA 100处理器IP,能够利用算法提高芯片能效,功耗也大幅度降低。Synopsys也推出了内置神经网络引擎的嵌入式图像处理器,来实现内存高速存取的设计需求,还提供芯片开发初期就确保AI数据安全性的IP选项。下游的集成商如台积电,也在ARM A72和A73等内核上成功地部署了机器学习,以帮助预测最佳的单元时钟门控,提升整体芯片速度。

总的来说,AI对EDA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一是能够以更高效率执行矩阵乘法、点积等运算任务的专门化处理;二是实现深度学习任务快速存储需求的架构创新;三是打造传递各种数据资料的连接界面。

尽管目前,国产EDA欠缺一次全面的补课,但当务之急并非盲目地一拥而上。市场的需求,产业端的算法饥渴,技术和产品填补空白的优先级,都将国产EDA工具的前路指向了AI。

重新制造轮子:中国EDA的AI土壤

当然,在EDA工具的AI化过程中,还是需要有的放矢。所以接下来,是时候讨论这个关键的问题了,中国EDA厂商的逆袭可能性,以及关键力量究竟在哪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