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在中国的至暗时刻( 八 )

to B的顶层设计,加上这种种细节,合力堆高了消费者准入的门槛。

成也会员,败也会员。会员制的代表一如Costco,前段时间也以略为尴尬的局面开启了在中国的试水。可以说,在上海这样新型零售业务发达的地区,从美国照搬过来的会员制能不能成为国内大卖场的终极答案,一直都有待验证。to B的业务受到了限制,又没能及时笼络住C端的用户,麦德龙必须寻找业务的增量。

同时,麦德龙寻求合作的原因还包括补强物流领域的短板。麦德龙目前只有3个大型的物流仓库,数据显示其仅可以承接60%的常温及冷冻商品的存储配送,显然无法满足未来更多的运输和配送需求。

另外,最重要的是,在零售环境大变天的今天,麦德龙如果想要赶上2C的脚步,数字化的运营改造的进度可就要加快了。

FSD食品配送服务是麦德龙另一主要业务,有数据显示,FSD贡献了麦德龙接近17%的销售比重(约34亿元销售额),毛利率达到15%。只是可惜,当下的中国人已经被美团等外卖平台教育了,数字化运营能力不够的麦德龙,竞争力早已荡然无存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