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业绩远低于预期 软银的神话破灭了吗?( 八 )

拯救投资组合

孙正义当然不会服输,毕竟此前他都是创造神话的角色。

1995年,孙正义在与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的第一次会面时,写下了一张200万美元的支票。五年后,他向马云的阿里巴巴投资了2000万美元。他还在2006年花费150亿美元收购了亏损的沃达丰日本业务,并将软银打造成了日本第三大电信运营商。

这些成就铺垫了千亿愿景基金的诞生,在基金诞生之初,不乏外界溢美之词以及无尽的幻想。但也正因为如此,当软银愿景的投资组合并没有吹嘘的那般理想时,市场马上反噬。

10月8日,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有限公司(Mitsubishi UFJ Morgan Stanley Securities Co. Ltd)宣布下调软银愿景基金第三季度的业绩预期,认为因为Uber和Slack股价的下跌,以及WeWork推迟IPO,软银愿景基金第三季度的运营亏损将达到3676亿日元(约34亿美元)。同时,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有限公司将软银本财年的运营利润降至1.01万亿日元(约94亿美元)。

此前,《金融时报》援引市场研究机构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师克里斯·莱恩(Chris Lane)表示,在他交流过的投资者当中,约有80%的人都对孙正义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他是一个靠谱的电信运营商,但是公司的投资风险很大,而且在科技投资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技能。莱恩提出的证据显示:在扣除全部债务之后,软银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和其他资产价值超过19万亿日元,但软银的市值仅为9.8万亿日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