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就在那儿!见证攀登精神( 三 )

《攀登者》第二个也是最主要的时间节点是1975年,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9名队员成功将五星红旗插上珠峰,尽管那是个政治动荡的年代,但是,毫无疑问,在1960年登顶后的15年,新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上,中国恢复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国际上有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原子弹的研制成功,让中国再也不用受西方霸权的核恫吓;在国内,中国已初步转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国有能力为攀登珠峰的攀登者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协助。章子怡饰演的气象学家徐缨看似影片中作为方五洲恋人的一条舒缓的情感线,但其内核却是攀登者对于科学规律必须尊重而埋下的副线。1975年的攀登经历了三次才成功。珠峰大本营副总指挥曲松林为了攀登队尽快登顶成功,不顾徐缨发出的气象学上攀登窗口期已过的警告,依然命令突击队抓紧进入第二台阶,实施登顶,导致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在狂风中被氧气瓶击中,滑向悬崖,为了保护摄影机,毅然割断绳索,壮烈牺牲。在观众唏嘘中,也当反思违背科学规律的个人英雄主义蛮干是行不通的。方五洲带队最终的成功登顶,恰恰是徐缨在暴风雪中为其即时提供气象,抓住稍纵即逝的登顶窗口期,终于成功登顶。尽管徐缨因为肺气肿在和方五洲通话中最终倒下,但是徐缨的牺牲与李国梁的牺牲是有区别的。这也带出了1975年登顶体现的攀登精神,那就是摒弃个人英雄主义的团队精神和对科学尊重的态度。也是生命最重要的人性拷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