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就在那儿!见证攀登精神( 四 )

该片体现的最本质的攀登精神,一如方五洲所说的登山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生存发展面对未来不断探索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是无民族地域国家之差别的,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它是与人类登月、探索宇宙的精神一脉相通的。我们站在这样的高度,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要攀登”这一貌似简单的问题。而这也是《攀登者》在高昂的主旋律激情澎湃下,发人深省的人文主义内涵之所在。

在探险片艺术呈现上,1960年的登顶过程没有镜头影像,为该片1975年360度影像记录下的成功登顶埋下了伏笔,丰满了剧情内在曲折后的激情迸发。除了风暴、雪崩、冰裂的特效令观者肾上腺素加速分泌,攀登者的团队协作与面临残酷选择下队友的生死离别,更令观众潸然泪下。

1960至1975年,15年间,本当拥抱荣誉与鲜花的登顶勇士方五洲,饱受世人质疑嘲讽之余,憋屈地在锅炉房铲着煤,火红的炉膛与英雄方五洲冰冷的内心煎熬,在艺术上形成反差;成为残疾的曲松林为观测珠峰数据十五年孤独的坚守。这些探险之外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在艺术上渲染着一种让观众“看下去”和默默为攀登英雄“一定要坚持下去”的心理暗示。这也从侧面看出该片主创团队对于影片节奏起伏的掌控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