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就在那儿!见证攀登精神( 五 )

长期以来,观众对于一些主流影片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现象有各种解读,比如缺乏技术层面的视听特效、人物塑造扁平化、过于说教的语言、脱离现实的剧情演绎等等不一而足。但说到底,无论什么影片,核心还是脱离不开电影艺术的内在规律,就像攀登者必须要尊重科学和自然规律一样。首先要有一个经得起观众检验的好剧本,《攀登者》的编剧是著名作家阿来,其文学精神、人文内涵保证了剧本的质量。包括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在内的二度创作是一个优秀团队,吴京凌厉的功夫不用赘言,张译在萧瑟的珠峰攀登大本营多是对着步话机的戏,语言很少,表演却一如既往的精彩。再加上符合当下审美视听语言和国际化视野的技术特效,共同成就了电影《攀登者》的成功。

从《战狼》《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再到《攀登者》《中国机长》,无疑给了中国电影强大的信心:主流大片可以拍得叫好又叫座。(高小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