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问得奖不如问得人才( 四 )

所以博彩公司会大张旗鼓的跑出来让大家猜谁会获得奥斯卡奖的“影帝”“影后”等等,而且结果还多半八九不离十。但对诺贝尔奖,尽管关于文学奖等等也有好事者众想要“搏一搏”,却几乎都是猜得“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而对于自然科学、经济学奖项,甚至都没有这种“开盘”,概率实在是太低了嘛。

猜不猜得着又怎样?得不得的了又怎样?

现在说到诺贝尔奖经常会出现一个词,“陪跑”。这个词过去经常在奥斯卡奖评选里听到。比如说“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长年“陪跑”,一朝“梦圆”等等。但在诺贝尔奖里,严格意义上其实很难说谁“陪跑”。奖项得主若在午夜梦回被人吵醒说:“您好,恭喜您,您获奖了”时,只是需要多清醒清醒看看自己是否半梦半醒,而不会需要在此时唱起“可惜又是你,陪我到最后”。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被谁陪以及自己陪过谁。

今年化学奖得主之一是日本吉野彰教授。东京电视台兴冲冲去“挖老底”,找到人家二十几年前就去过的居酒屋,采访了当时就在的老板娘。老板娘笑吟吟地祝贺吉野彰教授,并“爆料”,“他二十几年前来这里就说会获得诺贝尔奖了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