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审美机制是在长期积沉中形成的,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三 )

但是这种稳定性不是绝对的 , 因为戏曲的审美机制是一个开放系统 , 为了保持同不同时代观众的紧密联系 , 它必须通过反馈来调整同变化着的观众审美心理的差距 。 在表现内容方面 , 戏曲的自调节所遵循的是这样的原则 , 即紧紧追踪时代的脚步 , 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元明清三代戏曲 , 各自都有着属于自己时代的、反映时代精神的一大批剧目 。 无论哪一种戏剧样式 , 其兴衰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保持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这种联系的细带就是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愿望 。

在表现形式方面 , 戏曲的自调节主要表现为对形式完美和谐及表现能力不断提高的追求 。 这种追求是通过声腔剧种来实现的 。 但由于每一个声腔剧种都有自己的生命过程 , 所以戏曲表现形式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 , 它走的是深旋型道路 。 戏曲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处于调整过程中 , 从大的方向看 , 它经历了三个阶段 。 元明两代 , 戏曲在表现内容上得到长足发展 , 其标志是杂剧和传奇在剧本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 相形之下 , 表演艺术却幼稚得多 。 戏曲作为舞台艺术 , 表演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