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卖身”失败后罗辑思维冲击科创板 个人IP证券化面临哪些波折( 二 )
科创板的定位是“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在过去的科创板审核中,上市委员会反复问询、要求企业详尽披露的一个重点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但与“知识付费”这一概念相关的产业,目前来看技术门槛并不高,很难说有什么突破性的核心技术。
知识付费从本质上说是将个人知识或技能转化为商品,有消费者付费取得。早期的出版、教育、咨询都可算知识付费的形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一服务逐渐向移动终端发展,知识付费被人理解为“线上分享知识以获得收益”。罗辑思维确实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之一,2012年的长视频脱口秀的形式极具IP影响力,一时间成为现象级产品;内容平台“得到”进一步探索了“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原本免费的内容逐渐变现,“得到”这类平台升级成为“知识服务运营商”。
但这一领域不乏竞争者。与“得到”APP类似的垂直内容平台有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微课、吴晓波频道、懒人听书等;其次是知乎、知识星球这类社区与付费音频相结合的综合性平台;此外,还有传统出版机构延伸至线上的业务,如中信出版社推出的文化服务品牌“中信书院”APP、湛庐文化的“湛庐阅读”;新东方在线这类在线教育平台也推出更多时长更短、分次收费的课程;以及网易云等音乐平台等具有用户基数优势推出的付费精品课程,甚至微信读书这类电子出版物也推出朗读功能。在软件商城搜索“有声书”、“听书”等关键词,可以发现大量的类似软件,总体来说,不存在很高的技术门槛,行业准入要求并不高。同时,在知识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内容同质化日益严重。
推荐阅读
- 旭旭宝宝|DNF旭旭宝宝首次曝光解约内幕:这几年的收入全赔了,差点被卖身
- 芯片|占据手机95%市场,又一科技巨头遭特朗普下手,2700亿必须卖身
- 零食冰火两重天:良品铺子上市首日暴涨44%,百草味却遭二度卖身
- 又一快递巨头间接“卖身”阿里巴巴,创始人拿下146亿后退场!
- 曾是销量第一的本土牙膏!却卖身联合利华,现一年进账10亿
- 申通“卖身”阿里,资产百亿有30万员工,创始人拿146亿退场
- 聚焦吴晓波年终秀,遇见+预见,80后、90后眼中的新国货
- 曾经要收购高通的芯片老大哥:宣布卖身
- 吴晓波折戟 罗振宇“一张嘴”要闯科创板?没有“硬核科技”罗辑思维能否成功冲击“知识付费第一股”
- 吴晓波前仆,罗振宇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