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卖身”失败后罗辑思维冲击科创板 个人IP证券化面临哪些波折( 六 )
最后是关于知识产权、人员团队的问题,我们在前文已有讨论,在此不赘述。总体来说,“知识付费”的火热反映了知识类产品的巨大消费空间,作为近几年的市场热点,在接下来的几年的确有可能成为A股的热门概念,值得期待;但能否上市,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对象,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牛牛金融研究中心将持续关注相关议题,带来新鲜的资本市场观点。
推荐阅读
- 旭旭宝宝|DNF旭旭宝宝首次曝光解约内幕:这几年的收入全赔了,差点被卖身
- 芯片|占据手机95%市场,又一科技巨头遭特朗普下手,2700亿必须卖身
- 零食冰火两重天:良品铺子上市首日暴涨44%,百草味却遭二度卖身
- 又一快递巨头间接“卖身”阿里巴巴,创始人拿下146亿后退场!
- 曾是销量第一的本土牙膏!却卖身联合利华,现一年进账10亿
- 申通“卖身”阿里,资产百亿有30万员工,创始人拿146亿退场
- 聚焦吴晓波年终秀,遇见+预见,80后、90后眼中的新国货
- 曾经要收购高通的芯片老大哥:宣布卖身
- 吴晓波折戟 罗振宇“一张嘴”要闯科创板?没有“硬核科技”罗辑思维能否成功冲击“知识付费第一股”
- 吴晓波前仆,罗振宇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