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卖身”失败后罗辑思维冲击科创板 个人IP证券化面临哪些波折( 三 )
内容,即知识产权无疑是这类产品盈利的关键,这也是科创板中软件类企业的审核要点之一。此前,牛牛金融研究中心对科创板内软件类企业的审核要点进行过梳理(两家网络安全服务商终止审核软件行业科创板审核要点有这些),我们认为,考察发行人核心技术的竞争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中“申报材料中技术相关描述是否可理解”这一点暂且不谈,如果从“核心技术的竞争力、知识产权权属和技术人员管理”这几点来看,我们认为罗辑思维的科创属性存疑。
我们在前文列举了众多与“得到”APP类似的终端产品,认为平台并不是核心竞争力,这点也决定了发行人团队中研发队伍并不是最重要的;“得到”盈利的核心在于内容,即知识产权。而这类产品中的知识产权大多不归平台所有,而是归创作人所有,若合同双方发生纠纷或创作人决定退出该平台,这其中确实是存在潜在纠纷和无法使用的风险的,会对发行人的运营造成不良影响。而我们也在天眼查信息中看到公司有关著作权权属的诉讼,这些很有可能成为监管层的关注点。
推荐阅读
- 旭旭宝宝|DNF旭旭宝宝首次曝光解约内幕:这几年的收入全赔了,差点被卖身
- 芯片|占据手机95%市场,又一科技巨头遭特朗普下手,2700亿必须卖身
- 零食冰火两重天:良品铺子上市首日暴涨44%,百草味却遭二度卖身
- 又一快递巨头间接“卖身”阿里巴巴,创始人拿下146亿后退场!
- 曾是销量第一的本土牙膏!却卖身联合利华,现一年进账10亿
- 申通“卖身”阿里,资产百亿有30万员工,创始人拿146亿退场
- 聚焦吴晓波年终秀,遇见+预见,80后、90后眼中的新国货
- 曾经要收购高通的芯片老大哥:宣布卖身
- 吴晓波折戟 罗振宇“一张嘴”要闯科创板?没有“硬核科技”罗辑思维能否成功冲击“知识付费第一股”
- 吴晓波前仆,罗振宇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