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旷视孙剑:比TensorFlow还早半年,旷视Brain++的进化法则( 六 )

尽管放在如今看来 , 作为一个初代的深度学习框架 , Caffe的出现无论对于业界还是对于学界都可谓是意义深远 。 不过 , 作为初代深度学习架构 , Caffe的设计本身依旧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

比如在使用时 , Caffe网络结构都是以配置文件形式定义 , 缺乏以计算图为代表的相对自由灵活、可视化的算法表达 。 而截止2015年 , 以152 层的 ResNet为代表的一些大型神经网络已经出现 , 而恰恰针对这种对于大型神经网络 , Caffe使用起来会变得十分繁琐 。

因此 , 针对Caffe架构中的一些不足 , 旷视Brain++在一开始就确立了要以计算图的方式来进行框架搭建的思路 。

放眼行业 , 这种基于计算图的方式 , 也正是目前以TensorFlow、PyTorch等为代表的第二代AI框架的一大特色所在 。 不过不同的是 , Brain++的出现比TensorFlow早了半年 , 对于旷视内部的视觉图像研发人员而言 , 也更具有针对性优势与亲切感 。

此外 , 日后的诸多采访中 , 我们也可以隐隐窥见旷视对于构建一个完全自主可用的AI架构的野心与付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