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消逝的互联网公司

作者|陈兰

编辑|封成

1997年,贝佐斯对《纽约时报》说,我们可以盈利,盈利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也可能是最愚蠢的,我们把可能是利润的那部分钱用来再投资于将来的生意,如果现在就让亚马逊盈利,不管是哪个领导层做出的决定,都将是最愚蠢的决定。

说这些话的头一年,他手中亚马逊的估值为6000万美元。后来,很多互联网公司都跟“亚马逊们”一样,把钱作为一家企业最关键的弹药,打市场,打对手,甚至打自己。

烧钱,几乎变成所有互联网创业公司抢占风口信奉的重要准则,无论是出行、共享单车,还是共享汽车、新能源造车,亦或者是直播等都没能避开这个大坎。唯一的区别是,有人烧着烧着就把自己烧死了,有人玩弄金钱最后被金钱给玩弄,有人是没钱烧,还有的人是有钱但不想烧。

原创<br> 消逝的互联网公司

就像2018年一度被认作互联网的至暗时刻,因为年初最热的风口区块链坐了趟高速过山车,一年时间不到就泡沫散去,下跌破发者数不胜数;6月份,P2P行业集体爆雷,在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里停业的P2P平台高达383家;共享经济爆发的点燃者共享单车也陷入了大洗牌时期,其中ofo从资本宠儿直接沦为了弃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