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结束了,但AI的退货“打怪之旅”刚刚开始( 五 )

更别提由此影响他人购物体验(许多退货物品被重新发到了其他买家手中)、拉低行业整体订单履行效率(收货变慢) , 生鲜食品药品等被退造成的安全风险 , 还有由此导致的燃油等资源浪费 , 也让大众开始聚焦电商领域的环保问题 。

“后悔权”作为消费者权益之一 , 被退货无可厚非 。 对于平台经营者和社会力量来说 , 如何将冲击降到最低 , 就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了 。

AI治退 , 究竟治的是什么?

如今 , 我们生活中早已习惯了各种各样的AI技术 , 人脸识别、语音交互、智慧美颜、城市大脑……但要解决一个全球普适性的、大而化之的复杂问题 , AI也行吗?怎么看怎么都跟“遇事不决 , 量子力学”一样 , 是打着科技名义的套路啊 。

如果装上一套“退货大脑” , 就能像城市治堵一样 , 立竿见影地解决“退货率”的问题 , 那么不出意外的话 , 亚马逊、BAT们等技术大佬分分钟就能上线给你看 。

不过 , “退货率”这件事 , 恐怕跟城市治理的难度也差不到哪儿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