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 | 牛津AI大神谈人工智能:未来10年3.75亿工人需改行( 三 )

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 , 我们经历了最初的兴奋时期 , 然后是长期的失望 , 我们称之为“人工智能冬天” , 因为当时的科技没有达到之前所宣传的效果 。 但最近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的进步 , 加上计算能力的大幅提高和可用数据量的激增 , 推动了重大和切实的进步 , 有望为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

人工智能(AI)无处不在 , 它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促进繁荣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 作为一种通用技术 , 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是无穷无尽的 。 它可以用于自动化以前由人们执行的任务 , 但它也可以使人类劳动更有生产力 , 从而增加劳动力需求 。

以19世纪开始的农业机械化为例 。 起初 , 机器取代原始劳动力确实降低了劳动力在经济增值中所占的比例 , 解放了劳动力中的很大一部分 。 但与此同时 , 新兴的行业需要人来完成新的任务并从事新的职业 。 这种更精细的分工促进了生产率、就业和工资增长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 , 类似的技术变革模式也同样推动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工人的就业和工资增长 。 但在过去的30年中 , 为抵消自动化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及其相应变化并没有明显显现出来 , 我们看到的是工资和就业增长停滞不前 , 生产力增长乏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