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 | 牛津AI大神谈人工智能:未来10年3.75亿工人需改行( 六 )

人工智能时代里的个人隐私

算法的发展使得一些公司能够从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中获利 。 Facebook和其他科技公司对数据的使用和滥用终于引起了官方的关注 。 随着个人数据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商品 , 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一大问题就是数据问题 。 可以说 , 数字平台已经比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偏好 , 并能促使我们以产生更多价值的方式行事 。

我在此至少看到有两个问题:首先是隐私问题 。 计算机比人更擅长识别面孔——这是10年前的情况 , 而且人工智能让其变成可能 。 这类技术有几万种应用机会 , 然而被滥用的机会甚至会更多 。 现在 , 有些软件可以从社交媒体评论甚至我们听的音乐类型中预测政治观点 , 这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 我们需要决定哪些方面可以接受 , 哪些不能 , 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

第二是数据问题 。 数据困境很有趣 , 为了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的机会 , 我们需要用信息“喂”它 , 也就是用我们的数据为它提供信息 。 但与此同时 , 我们就失去了对数据的控制 。 人工智能只能在我们提供数据的情况下工作 。 我们还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 我们需要弄清楚我们的社会可以接受什么 , 不可以接受什么 , 并让人工智能找到一种可以被接受的方式生存 。 我们可能需要妥协 , 我们必须得放弃成长过程中的隐私观 , 但这当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更多的东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