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应用白皮书》( 七 )

福建晋华是国内较早开展存储芯片研发的企业 , 在福建、上海等地建有存储芯片工厂 。 2019年 , 美国宣布对福建晋华实施禁售 , 禁止美国企业向后者出售技术和产品 , 该公司自主研发进程受到影响 。 目前 , 国内芯片产业从资金到技术研发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大幅进步 , 自主可控程度大大提高 。 但是 , 芯片产业环节众多 , 仍然有诸多技术壁垒横亘在中国芯片企业面前 , 这些环节的技术目前还被国外企业垄断 , 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内芯片自主可控的研发水平 。 其中最主要的瓶颈集中在设计和制造环节 。

在芯片设计环节 , 目前芯片仿真设计软件的核心技术都被美国企业垄断 。 芯片仿真设计软件是工业软件的尖端 , 代表了一个国家真正的研发创新水平 , 仿真设计软件的出现 , 使得芯片设计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的难度大为降低 , 没有这类软件的支持 , 研发先进芯片的难度将提升一个数量级 , 无论是三星还是英特尔 , 都无法离开仿真设计软件而设计芯片 。 该领域技术门槛较高 , 不仅要让计算机自动生成电路 , 还要模拟仿真优化 , 研发难度大 。 目前该领域主要的提供商有Cadence和Synopsys等 , 仿真设计软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 可以实现并行仿真支持标准多核服务器 。 芯片仿真设计软件自主可控的关键是我国企业能否完全掌握所有环节的技术 , 包括架构设计、模块设计、编码、测试、仿真、布局布线、时钟和电源的优化、封装测试设计等 。 在芯片制造环节 , 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制程工艺——7nm制程技术被跨国公司掌握 , 而中国大陆芯片制程工艺还停留在22nm和16nm 。 制程工艺的滞后是造成中国大陆芯片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 制程工艺的自主研发已经刻不容缓 , 因为当前国际先进制程工艺的研发进展较快 , 例如台积电2020年可投产5nm工艺 , 正在研发2nm工艺 , 预计2024年可商用 。 因此 , 中国大陆制造工艺领域的自主可控研发必须缩短周期 。 除此自外 , 7nm制程最核心的制造设备目前全世界只有荷兰、日本等少数国家可以生产 , 本土产业在这方面也需要尽快突破 。 先进的、自主可控的制程工艺研发不仅可以让芯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一个层级 , 更可以对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和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