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应用白皮书》( 八 )

国产服务器厂商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 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超过 60% 。 在存储市场 , 2018年 , 中国存储市场占全球存储市场的12.0% , 2018年全年同比增长26.8% , 达到32亿美元 。 当前 , 无论是在服务器、存储还是网络设备领域 , X86架构芯片都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 例如在服务器领域 , X86 CPU占据全球96%以上市场份额 , MIPS和Power仅在个别厂家及行业使用 。

因此 , 在我国 , 服务器、存储等云计算IT基础设备虽然是国产 , 但采用的芯片都是X86架构 , 一旦出现贸易摩擦等情况 , 极有可能被别的国家进行技术封锁 , 以致影响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 因此 , 真正自主可控的IT基础设备研发迫在眉睫 , 最重要的就是研发非X86架构芯片 。

当前 , 国内主要云服务提供商正通过自主研发在云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不断努力 。 (a)云基础平台2019年 , 华为云发布鲲鹏云服务和解决方案 , 鲲鹏云服务聚合华为自研的芯片和硬件设备、支持多款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 。 同年 , 阿里云也发布了基于飞腾CPU平台的阿里专有云安可敏捷标准云计算平台 。 腾讯云与中科曙光在2017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深化在智慧城市、城市云、行业云、大数据等领域业务合作 , 并联合打造“安全可控”和“云管平台”解决方案 。 2019 年 , 腾讯云发布基于飞腾硬件平台的腾讯云TStack 。 (b)数据库数据库是企业IT依赖的重资产 , 尤其是云数据库逐渐成为了新一代的IT基础设施 。 当前 , 中国厂商在该领域高速发展 。 在市场表现方面 , 根据Gartner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 , 腾讯云数据库增速达到123% , 而同期国外数据库平台Oracle的增速为66%在技术进展方面 , 2019年 , 华为推出了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 , 采用 MPP(Massive Parallel Processing)架构 , 支持行存储与列存储 , 提供了PB(Petabyte)级别数据量的处理能力 。 国产数据库平台OceanBase 也已在Github开源 , 获得海内外开发者关注 。 。 (c)云原生华为云在2015年将云原生列入战略技术投资范围 , 2019年 , 华为推出KubeEdge 1.0 , 实现端边云全面协同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且支持服务网格 , 将计算能力“推”至边缘 , 支持以GPU , FPGA和ARM为代表的异构计算 , 为云上和边缘提供计算资源 。 2019年阿里云发布了边缘容器和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体系 , 边缘容器可实现云、边、端一体化的应用分发 , 支持不同系统架构和网络状况下应用的分发和生命周期管理 。 腾讯云也发布了适用于企业不同场景的云原生技术产品 , 包括企业级容器服务平台TKE、容器服务网格、Serverless 2.0、一站式DevOps 。 (d)SaaS应用根据IDC分析显示 , 在企业采购SaaS支出中 , 应用采购占据主导部分 , 主要的SaaS应用包含企业资源管理(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RM) , 其次是内容工作流和管理应用 , 以及协作应用(云视频会议、云协作平台) 。 随着国内云计算ToB时代到来 , 国内的互联网厂商都在向企业级市场发力 , 传统软件龙头金蝶、用友、广联达、汇纳、石基等都在大力向云化转型;初创企业中也陆续涌现像纷享销客 , 销售易 , 北森等优质厂商 。 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有质量的增长阶段 , 国内SaaS市场发展拐点到来 。 上一个管理软件时代我国通用型软件厂商(如用友金蝶)的布局及技术实力相对国际领域巨头落后 , 大型集团企业(很多国企央企)的市场是无法实现切入的 。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 SaaS出现之后 , 国内用户正逐渐实现国产化替代 , 例如北方工业之前使用Oracle、中石油使用思爱普(SAP) , 而这些企业在上云时都选择了国内企业金蝶 。 近年来 , 随着自主可控趋势在国内软件行业日益显现 , SaaS正好为国内软件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 云生态主要瓶颈当前 , 我国各行业都在积极部署云计算技术 , 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 从基础架构、设备、应用到服务 , 中国云计算产业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形成 。 但是也应看到 , 各行业应用绝大多数是基于Windows和X86架构运行 , 这些商用技术一旦被限制 , 会给各行业应用系统运行带来巨大风险 。 因此 , 构建开放的云生态 , 就成为我国云计算产业最重要、最长远的发展任务 。 当前国内云计算芯片生态构建状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