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进军日本市场,成功可能性多大?( 七 )

这意味着小米进入日本市场 , 是在一个高度饱和、用户体量小的市场抢占存量用户 , 如前所述 , 无论是品牌高度、日本本土化适应、性价比优势 , 小米要抢苹果的市场很难 , 小米抢夺三星、索尼、夏普的市场份额或许要更容易 。 但手机市场是讲主场优势的 。 同样的产品 , 在不同的市场 , 销量迥异 。 比如三星在中国市场玩不转 , 但依然是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 。 索尼、夏普在全球其他地区基本也卖不动 , 但在日本却依然能活的不错 , 这其实就是索尼夏普的主场优势 。

在日本市场 , 索尼夏普等厂商硬件产品做工与本土化内容定制 , 与日本的水土与消费者需求是完整契合的 。 需要知道 , 日本的手机应用有很强的本土性特征 , 比如日本动漫、游戏、电视节目往往都是自产自销 , 体现出很强的孤岛效应 , 也符合日本人的兴趣与喜好 , 手机应用与世界潮流格格不入 。

但苹果的iOS封闭生态与日本智能机文化很接近 , 因为苹果iOS为核心的封闭生态是比日本i-mode是更高层级的封闭体系 , 迎合了日本的需求 。

且iPhone在硬件层面的精良做工、软硬一体化生态快速圈占了日本心智 。 被孙正义引入后在日本经过多年本土化适应与用户习惯培育 , iPhone吸引日本开发者开发各种应用的上传与上线之外 , 在软件运行、操控体验上的优良体验也符合日本用户的需求 , 尤其是iOS的游戏体验契合了日本用户的痛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