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即社交:实现社交化是品牌建设的终极途径( 二 )

说到底 , 现在的商业环境 , 传统的品牌塑造理念根深蒂固 。 所有的品牌操盘手法 , 无外乎:你想讲述一个什么样的品牌故事?你想采购的媒介有哪些?

很多奉为经典的品牌案例 , 比如说脑白金、王老吉、云南白药、瓜子二手车等等 , 不容否认的是都有一个好的品牌故事 , 但更不容否认的是 , 背后每年几十亿的广告扶持投入 。 品牌是一门吃钱的生意 , 而且市场反应需要时间积累 , 那些宣扬“零成本做品牌”的所谓创新者 , 至今没了声浪 , 因为关于品牌的衡量标准 , 每家都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准则 。 当然对大多数的商家而言 , 品牌可能就是意味着更多的曝光、更多人知晓 , 所以很多时候没办法 , “品牌=曝光”来满足商家期望值的背景下 , 广告加持肯定是最有效的形式 。

但这种无往不利的“品牌理念+品牌持续曝光”的经典组合 , 在当前受到了掣肘 。 根源有两个:一是去中心化的媒介传播环境 , 当电视乃至传统互联网(搜索)不再扼住绝大多数流量的时候 , 品牌曝光成为更精细、运营成本更高的活 。 二是传统的流量变现模式的崩塌 , 一次性流量获取的成本越来越高 , 原来就性价比低微的品牌投放见效更慢 , 在“流量思维”转变为“留量思维”的态势下 , 流量格局阵地初见雏形 , 曝光已经不再那么有渗透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