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即社交:实现社交化是品牌建设的终极途径( 三 )

所以我们听到了更多的说法:淘品牌、微商品牌、电商品牌等等 , 包括最新风生水起的“品效合一” , 只不过都是品牌性价比的一次外围创新尝试 。 但从品牌的核心范畴来看 , 通过品牌影响力的赋能和加持来影响消费者的根基 , 已经动摇 。 一方面是传统实体渠道与门店的崩塌 , 在过去奉为经典的“渠道为王”的时代已死;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太多品牌所支撑不住的东西 , 比如说拼多多的低价拼团模式 , 客户的消费决策已经越来越脱离品牌的把控 , 低价产品、性价比、社交引导、微商、促销等 , 乃至山寨大品牌的产品都被抢劫一空 。

看懂这个趋势的有很多人 , 比如说双11的格力空调 , 史无前例的大降价清库存;所有的奢侈品都瞄准了轻奢的低价概念;传闻中的苹果SE2将价格控制到三千以内…这些商战策略 , 很多时候将品牌所沉淀的价值感 , 洗劫一空 , 吃到了品牌溢价的红利 , 但付出的代价就是多年以来的广告沉淀 。

这不是个案 , 而是未来的商战趋势 。

因为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的时刻 , 流量不再以“大范围的量”为主 , 而是以“留下来的量”为核心需求 。 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信息的释放者 , 每一个消费者都将成为传播中的核心部分 。 以往的“企业表达-用户倾听”的曝光模式 , 变得没有意义和驱动力 。 就连海尔这头传统企业巨擘 , 都已经迈起沉重的步伐 , 踏出“优势品牌塑造”的安稳区 , 转型“流量服务”的社群商业生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