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即社交:实现社交化是品牌建设的终极途径( 八 )

所以 , 很多的外围公域流量平台 , 比如说抖音、头条、快手、知乎等自媒体 , 已经不单单是社交品牌塑造和传播的载体 , 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从这些主流平台中 , 获取客户到自己的私域流量 , 逐步构建自己的客户壁垒 。 基于流量池 , 依靠稳定的内容和活动营销等方式 , 能够快速裂变出一个个小而粘度高的小众社群 , 保持一致的认知和价值观、拥有较高的社群归属感 。 先富带动后富 , 先让一部人接受你的服务并认可你 , 带动其他人认可你 , 这话不空 。

广告行业在今年遭遇“滑铁卢” , 一线的广告公司收入锐减30%-40%是常态 , 好几个总经理因此下台 , 广告公司的二线机构纷纷撤退 , 收缩阵线退守备战寒冬 。

但相反我们依然看到了网红KOL的天价广告(李佳琦抖音广告95万一条)、头条广告收入独占1/3江山 。 并非是品牌广告行业的没落 , 而是品牌塑造的思维 , 随着传播环境和顾客认知进行了革新 。 品牌不再是程序化购买为核心的驱动行为 , 而更需要在琢磨顾客心理并有机会在服务中重塑的细致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