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如何做让你的4小时顶别人的8小时?(上)( 十 )

显然 , 它的问题是 , 事后性太强 , 出现得太晚 , 来不及改变你的行为 。

引领性指标则“衡量了实现滞后性指标的新行为” , 比如:接受免费试吃样品的客户数量就是一个不错的引领性指标 。

这个数字可以通过分发更多的免费试吃样品而直接增加 , 随着数字的增加 , 滞后性指标最终很可能提到提升 。

引领性指标引导你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 , 并对长期目标带来积极的影响 。

在个人深度工作中 , 如果将最终结果作为目标 , 比如:每年写几篇论文 , 这就是滞后性指标 , 如果你关注每一次深度工作的时间 , 那就是引领性指标 。

原则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4DX的作者倡导在公司显著位置摆计分板 , 直接在其上跟踪团队的引领性指标完成情况 , 从而营造竞争氛围 , 驱使和鼓励团队专注于这些指标 。

而《深度工作》的作者建议 , 个人也可以用卡纸当计分板 , 记录下每周深度工作的时间 , 还有目标的进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