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十年的互联网往事,下一个十年的商业算法( 三 )

\n \n

支付宝的 15 年 —— 始终为「问题」而兴奋 , 而非概念

\n

过去十年支付宝经历了很多很大的变化 。 从最开始为淘宝做担保交易 , 到快捷支付 , 再到二维码支付、余额宝、芝麻信用和小程序等 , 其实这里每一个产品的背后 , 都是支付宝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考 。 当然 , 这并不是说 , 支付宝从最开始就是一路坦途的 , 相反 , 中间也有很多充满着冲突、风险、和挑战的关键时刻 。 在「支付宝的工具价值论」的分享中 , 张鹏与李翔请到了写下支付宝第一行代码的人——支付宝总裁倪行军 , 做客大会现场 , 复原了很多「历史故事」 , 带我们重新回顾了 , 「工具要把问题解决到位的思想」是如何被刻进支付宝的基因的 。

\n \n

拼多多 —— 一个带有些许偶然的必然

\n

2019年年初 , 在一次张鹏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交谈中 , 黄峥表达了一个看法 , 概括起来就是「拼多多只是一个带有些许偶然的必然」 。 在张鹏和李翔的复盘中 , 他们发现 , 黄峥说的必然 , 不是拼多多必然会成功 , 而是那个时间节点 , 存在几个必然机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