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海尔永不言弃,开启第六次新征程( 四 )

从2005年开始 , 海尔的全球化又进入新阶段 。 为了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 海尔采取“三位一体”策略 , 从研发、制造、销售上实现本土化 , 员工招的都是当地人 , 因为他们更懂当地市场 , 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 。

到了2012年 ,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 , 海尔开启了网络化战略阶段 , 从传统家电制造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 。 在此背景下 , 员工变成创客 , 创客组成小微 , 以小微为基本单元又变成一个个生态链小微群 , 围绕用户场景打造一个生态云 。

随着不断地战略转型、不断创新 , 作为中国家电的领军企业 , 中国家电领域80%的国际标准专家、80%的国际标准提案都来自海尔 。 同时 , 海尔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据欧睿国际统计 , 海尔品牌独占海外中国家电品牌的71.2% , 这意味着 , 海外每销售10台中国品牌的白色家电 , 就有7台来自海尔 。

而海尔刚刚开启的生态品牌战略 , 也带有厚重的时代色彩 。

当前市场上的品牌有两大类 , 一种是产品品牌 , 如耐克、阿迪达斯等 , 以高产品溢价为主;一种是平台品牌 , 如亚马逊、淘宝等 , 以流量为核心 。 张瑞敏认为 , 这两大类品牌 , 都有一定局限性 , 有一个问题没解决:只有交易顾客 , 没有交互用户 。 而以体验溢价为主的生态品牌 , 属于第三大类 , 能通过用户场景体验的迭代去驱动生态品牌的自我进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