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化|防范协作孤岛化(13):知识分享意愿( 二 )



孤岛化|防范协作孤岛化(13):知识分享意愿
文章插图
这些真正愿意分享的人,其动机往往是最为简单的,也就是回归到了分享知识的初心,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内,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尽可能传播给更多人,造福于这个世界。其实,初心是最为简单的东西,一旦初心变得复杂,变得“五彩斑斓”了,开始被外界的利益或浮躁所吸引了,那么这样的初心就一定是被污染了。一旦脱离了初心,那么做一件事的动机和意愿也就偏了。

孤岛化|防范协作孤岛化(13):知识分享意愿
文章插图
正如那位在视频平台上为中小学生做着物理实验的老太太,现年72岁的同济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吴於人,她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最大的初心其实就是为了让广大学子回归到物理这门学科的本质和初心,也就是“这是一门基于实验和观察的科学”,不是一门只有考试的学科。类似于题海战术、解题密招这样的“浮躁”方式,并不是学习物理的“正念”。我们应该摒弃任何所谓的效率优先,摒弃任何浮躁,宁愿多花一点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重走那些物理大家做过的各种有趣实验,通过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以及收集到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孤岛化|防范协作孤岛化(13):知识分享意愿
文章插图
这就是吴於人教授的初心,在我看来这是高尚而伟大的初心,正是在这一初心的指引下,吴教授能够在古稀之年为广大学子做着一个个有趣的科学实验,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们回到了物理学的本初,也回到了知识的本初。为了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吴於人教授在每一个视频在发布前,都会亲自进行审核,并会进行细致的修改,确保最终发出去的知识是万无一失的,也确保知识能够被广大的莘莘学子所接受。这是来自于一位大家的无私风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也能够激励我们始终不忘我们事业的初心,也让我们看到了无私分享的闪光点。回到职场中来我们再回到职场中来。【 孤岛化|防范协作孤岛化(13):知识分享意愿】

孤岛化|防范协作孤岛化(13):知识分享意愿
文章插图
在职场中,像吴教授这样的无私分享并不多,“无私”和“利他”往往是最为稀缺的,“在商言商”成为了一个政治正确的主流。当我们开始部署知识管理工作,并推动知识分享时,这样的现实环境是需要我们正视,也是需要无条件接受的,任何能够推动知识分享的举措都需要围绕这一大前提来进行。因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抛开“无私”和“利他”这样显然并不现实的理想境界,而是从“有私”和“利己”这两个层面入手,思考一些能够带来等价交换的方案,然后再慢慢从理念上进行引导,从有私变为无私,从利己变成利他,或者说,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在明天的文章中,我将从如何解决知识分享意愿这个问题入手,引出关于激励的主题。敬请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