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你这讲的都是传统开商场,可我们是互联网行业呀。
其实认真看了这三种匹配模型,大家发现什么没有……
所谓互联网,根本就是把传统商场搬到线上而已!
把导购换成网红,就是所谓直播电商玩法。
把导购换成加个人微信,就是所谓私域流量玩法。
把门店投在商场的广告,换成直通车,就是平台电商的玩法。
把门店投在路边的广告,换成加企微群,就是社群营销的玩法。
把门店VIP老带新有礼,换成裂变广告,就是裂变增长的玩法。
把商场换成XX平台,这帮互联网APP烧钱、派券、1元购,是不是很熟悉了。
把按区域分商家,换成按首次点击商品属性计算商品间距离函数,就是推荐算法里相似性推荐算法。
把按人群行为推活动,换成按相似点击行为分人群,再推荐商品,就是协同过滤算法。
所以,所谓电子商务,还是商务,本质上运作的逻辑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互联网上用户行为能留下充分的数据记录,因此能进行相对准确的分析。
再也不用像传统门店那样,靠研究人员现场肉眼观察消费动线了。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
不要迷信所谓“大厂推荐模型”,不同角色、不同场景、推荐商品的思路和关键要素完全不一样,一味抄袭,只会画蛇添足。
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学堂
本文由 @接地气学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销售额|从AIPL到GROW,谈互联网大厂的营销分析模型
- 聊天记录|男子买苹果手机却收到模型机,商家不负责建议报警,又改口是旧机
- profile|2021运营人年度工作总结——常用模型篇
- 季节性|不会写模型代码?可以这么来做销量预估
- 模型|京东电器将推出带电品类数智化增长模型 12月29日正式发布
- 策略|从战略到执行:业务领先模型 BLM 战略篇「市场洞察」
- 政策|匹配目标企业精准推送政策复兴区启动智能送策平台
- 度小满|登顶CLUE榜首,度小满“轩辕”刷新预训练模型纪录
- 销售|私域电商AIPL增长模型,打造销售转化闭环
- 创新论|品牌创新论:折叠人群-「新社群」创新模型:放下漏斗,搬起梯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