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和谷歌、微软相比,国内一众互联网巨头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还远达不到垄断的级别。但注意信息安全监管,保证信息的本地保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底线——否则,滴滴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
第三,要形成正现金流,这就要求它们围绕已经站稳脚跟的主营业务,在海外市场开拓新业务线,探索增收途径。
其中,Tik Tok不断捣鼓的电商、外卖等业务,是最好的例子。根据Tik Tok合作伙伴美国网红餐厅运营企业VDC联合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计划,VDC和Tik Tok计划首阶段合作开设300家外卖站,预计到今年年底扩张至1000家。VDC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美国在线外卖平台订单量激增,Tik Tok有流量和内容宣发优势,相信能为外卖业务提供很大帮助。
总而言之,出海对互联网巨头的诱惑是越来越大。走出去和亚马逊、谷歌、Facebook抢生意,已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六:技术升级价值研究所在此前的年度复盘系列就说过,过去一年互联网大厂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流量模式的失效和硬科技的崛起。
在此背景下,技术升级必然会成为互联网巨头接下来这一年的重点工作。只不过,巨头们的发力方向可能会稍有不同:有的人需要在自己擅长的或者早有建树的领域继续加强竞争优势,有人需要通过技术升级弥补现有发展模式中的漏洞,也有人需要跨界到全新的领域,试图通过技术升级开拓新增长点。
第一种企业,说的自然是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大巨无霸。以阿里为例,现在的技术发展方向十分清晰:一切向云端走。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是目前国内综合实力最强、市占率也最高的云计算供应商,阿里云也最有希望成为阿里未来一年的增收引擎。最新财报显示,阿里云2022财年二季度(2021年7-9月)营收为200.07亿,同比增长33%,经调整EBITA利润为3.96亿,不仅较去年同期的亏损5.67亿取得大幅跃进,也和阿里当季同比下滑39%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
回顾过去三个季度,阿里云营收都保持稳定的同比增速,2021财年全年营收也超过了600亿。在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阿里云的份额优势也变得更加不可撼动。根据Canalys的报告,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占有率达到40%,几乎是腾讯云(11%)和华为云(11%)之和的两倍。就算将眼光放宽到全球市场,阿里云也仅落后于亚马逊、微软、谷歌,排名第四。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Canalys)
根据阿里此前公布的数据,过去几年的研发投入都保持在千亿级别,阿里云占据了很大份额。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以及智慧城市、数字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云计算的需求,也对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阿里的技术研发投入预计还会进一步升级,务求继续巩固阿里云的统治地位。
至于后两种企业,美团和小米就是突出代表:前者正通过加强对无人配送、智能配送系统等技术的研发升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后者除了捣鼓自研芯片之外,还高调跨界造车试图抓住智能驾驶、新能源车这个技术风口。
在无人配送的技术研发上,美团采用自研+投资两手抓的策略。同样来自Sixlens的数据显示,在截止至2021年6月的12个月里,美团围绕商用机器人行业进行了多笔投资,包括配送机器人、餐厅机器人等,投资标的中有毫末智行和普渡机器人这样的明星初创企业。
尤其是后者,目前申请的专利数超过200件,半数以上为发明专利,在配送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室内定位、分布式调度等高新技术领域都颇有建树。在得到美团的投资之后,双方在研发、试验上将实现资源共享,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起诉|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