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互联网巨头请回答2022:裁员、抠门、开放、下沉、出海、技术( 五 )


泛娱乐社交行业的情况和消费电子相似,就连大热的大热的短视频都出现增长放缓的情况。CNNIC的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上半年,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较2020年12月金增长1440万,增速大幅下滑。
好在,头部短视频平台的出海之路走得还算顺畅。字节跳动旗下的Tik Tok截止去年9月27日,其全球月活就突破了10亿大关。这时候距离Tik Tok诞生,不过过去短短四年的时间。横向对比来看,Tik Tok月活破十亿所花的时间,约为Facebook和YouTube的一半,比微信、Instagram快了3年,甚至还不如支付宝(15年)的零头。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2022年互联网大厂将加快出海步伐,通过针对性的布局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主要的工作,需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调整内部组织架构,为海外业务提供更多资金、资源支持。
典型代表,是不久前又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的阿里巴巴。12月初,阿里宣布由蒋凡作为集团总裁统领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两个海外业务部门,以及Lazada等子公司,共同组成海外数字商业板块。
作为大淘宝的掌舵人,蒋凡在过去七年为阿里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甚至2020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舆论危机都没有对蒋凡在阿里内部的地位构成什么实质性影响。此番调任海外业务部,张勇也是不吝对蒋凡的称赞,以及期待。
“期待蒋凡带领团队,在海外市场发展中实现更多创新。”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自从疫情爆发之后,北美、欧洲、拉美地区的网购都迎来了爆发,亚马逊、Lazada、巴西在线电商平台用户激增就是最好的证据。阿里这时候让蒋凡挂帅,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发,来得正是时候。
第二,要注意规避政策、疫情等风险,做好备选方案、坚守红线。
以政策风险为例。众所周知,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反垄断和信息安全监管政策,比国内还要更加严格。Statista统计的数据显示,欧洲委员会过去十年针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处罚呈指数级增长,谷歌、微软等都收到过单笔最高金额超过40亿欧元的罚单。对比之下,阿里去年的罚单金额都相形见绌。
好消息是,和谷歌、微软相比,国内一众互联网巨头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还远达不到垄断的级别。但注意信息安全监管,保证信息的本地保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底线——否则,滴滴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
第三,要形成正现金流,这就要求它们围绕已经站稳脚跟的主营业务,在海外市场开拓新业务线,探索增收途径。
其中,Tik Tok不断捣鼓的电商、外卖等业务,是最好的例子。根据Tik Tok合作伙伴美国网红餐厅运营企业VDC联合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计划,VDC和Tik Tok计划首阶段合作开设300家外卖站,预计到今年年底扩张至1000家。VDC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美国在线外卖平台订单量激增,Tik Tok有流量和内容宣发优势,相信能为外卖业务提供很大帮助。
总而言之,出海对互联网巨头的诱惑是越来越大。走出去和亚马逊、谷歌、Facebook抢生意,已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六:技术升级价值研究所在此前的年度复盘系列就说过,过去一年互联网大厂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流量模式的失效和硬科技的崛起。
在此背景下,技术升级必然会成为互联网巨头接下来这一年的重点工作。只不过,巨头们的发力方向可能会稍有不同:有的人需要在自己擅长的或者早有建树的领域继续加强竞争优势,有人需要通过技术升级弥补现有发展模式中的漏洞,也有人需要跨界到全新的领域,试图通过技术升级开拓新增长点。
第一种企业,说的自然是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大巨无霸。以阿里为例,现在的技术发展方向十分清晰:一切向云端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