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 二 )
另一方面也是价格战趋缓后,各大快递企业比拼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就如此次各大快递企业推行“春节不打烊”的决策一样,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中,“春节不打烊”更具有雪中送炭的重要意义。
继价格战后开启“服务”内卷?
此前,说到快递行业提到更多的是它们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深陷价格战的泥潭,但在2021年价格战被国家喊停。
4月,以义乌为代表,邮管局出台了较严格的限价和限量政策,政策出发点是保障快递员权益和末端快递网点稳定,保障快递服务质量;随后国家出台了相关《意见》进一步喊停价格战,于2021年后半年在业内持续多年的价格战趋缓。
但是价格战时期由于单票价格的持续走低,使得成本下降空间狭窄,进一步影响到净利层面,导致很多快递净利润较同期都有所下滑。
快递企业们需要共同寻找新的增长点。行业中也传出了“不打价格战,比服务”的言论。不能否认的是,通过细分供给、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发展可行的一种方式。
另外,作为一个具有服务性质的行业,时效性和服务品质也是快递们竞争的核心。随着快递业务量的增长,大众对于快递服务需求对应的时效、便捷、安全也有明显的提升,需要末端配送场景进一步丰富,在送货、收货环节的要求更高。
文章插图
中通、圆通等在过去一年中就已经有了在时间上的服务比拼。2021年10月中通上线的定时派送,打造更精准的差异化服务,提高特定用户的满意度。同年12月,圆通推出了主要面向电商平台及品牌商家等客户以时效升级和精准派送为核心的“圆准达”。
此前,京东、顺丰、中通等对时效性服务还进行了升级。
· 从2021年4月起,顺丰将对产品体系中的“时效产品”进行升级,升级后的时效板块主要包含顺丰即日、顺丰特快、顺丰标快等三大产品;
· 4月1日中通快递正式推出“标快”产品,实行标准定价,提供次晨、隔晨、次日、隔日等时效承诺;
· 4月1日,京东快递宣布启动时效提速,强化公铁空跨区网络能力建设,实现省内区内“夕发朝至”、跨省跨区24小时送达的寄递体验。
连一向“不急不缓”的邮政也于2021年6月28日启动了全面提速,并达到了不错的效果。据邮政官方宣布,特快专递时限与竞品基本持平,快递包裹时限与竞品差距由8小时缩至4小时,六大重点区域快包时限连续5个月赶超竞品。
通过这些头部企业在过去一年中频繁的动作,不难发现它们正积极地在以前所忽视的服务上布局,并以此为发力点为末端快递员和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那么,接下来的2022年,快递企业们又该向何处发力呢?
2022年快递行业:出海、下沉仍是关键词
随着快递行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不断建立网点,覆盖从乡镇到城市的区域。目前,我国主要快递品牌的网点在全国98%的乡镇已经实现了覆盖。在我国也只剩下2%的地方可以挖掘,但是除开这2%,在国内事实上已经没有很大的增量可以去挖掘了,对于快递企业而言加快出海也成为所要布局的重点。
1、政策指引,“下乡”成发力重点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电商在农村地区的进步一渗透,下沉市场需求不断激活,农村居民对于工业消费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城市居民对新鲜农产品需求也日益旺盛。加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为快递、冷链物流等带来了更多的增量空间。
推荐阅读
- 比重|国家邮政局: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83亿件
- 业务收入|国家邮政局:2021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083.0亿件,同比增长29.9%
- 邮政|国家邮政局: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83亿件
- 二维码|快递单上二维码千万别扫,消保委实测:都是套路
- 快递服务|国家邮政局:2021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29.9%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5%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快递柜|最高罚3万,新“快递管理办法”实施是机遇还是挑战?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
- 快递公司|没人“送货上门”了,派费却涨了?快递员抱怨不赚钱,钱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