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富平之战40万宋军对阵2万金军为何一触即溃?皆因一书生误国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经历了金军数次搜山检海,终于艰难构筑了以长江、淮河等天险为依托的防御体系 。金军不善水战,骑兵又无法在水面上发挥优势,所以数次渡江作战都没有完成战略目标,还损兵折将 。在这种背景下,金军将重点进攻的目标从东南转向西北 。
金军|富平之战40万宋军对阵2万金军为何一触即溃?皆因一书生误国
文章图片

宋军没有防备,结果乡民组成的运粮部队被偷袭,全部涌入军营中,造成混乱 。金军趁这个机会向宋军发起猛攻,宋军仓促应战,失去了指挥,5路大军各自为战,混乱不堪 。
赵哲本来包围了金军的骑兵,沼泽地上金军难以发挥,损失惨重,但金军增援部队很快抵达,宋军却互不支援,许多人临阵脱逃,使得赵哲部成为孤军 。关键时刻,赵哲扔下部队逃跑,致使宋军失去了最后一丝取胜的机会 。
结果张浚的5路大军全部惨败,18万来自于川陕的精锐士卒几乎全军覆没,所携带的粮草辎重也全部被金军俘获 。有了这些粮草,金军得以继续进攻陕西一带 。在投降的宋将指引下,金军于富平之战的次年成功攻占陕西大部分地区,南宋只剩下了把守蜀地的几个隘口 。
【金军|富平之战40万宋军对阵2万金军为何一触即溃?皆因一书生误国】其实富平之战宋军并非没有取胜的机会,但书生出身的张浚空有一腔抗金的热血,却无带兵打仗的本领,他被放在了一个错误的关键位置上,结果造成了惨重的后果,尽失18万精锐,还丢失了陕西全境,让南宋的北伐成为泡影 。
参考资料:
《宋史》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