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弘皙逆案”始末( 二 )


雍正帝登基后,对于政敌的打击十分狠重(如对胤祀、胤禟、胤?、胤禵),但对于忠心协助自己、以及早就没有威胁的兄弟,雍正帝的态度还算和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雍正帝在继位的第二天,就预备晋封一直大力协助自己的十三弟允祥为亲王,而废太子允礽,因为有康熙帝的诏令不好直接释放,不过雍正帝还是在当天下诏,准备晋封他的长子弘皙为郡王,作为笼络安抚宗室近亲的手段 。十二月十一,允祥正式晋封怡亲王,弘皙也正式晋封理郡王,康熙帝诸孙中,弘皙是第一个晋封王爵的 。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雍正帝针对如何安置允礽、弘皙父子特别下诏:“昔二阿哥(指允礽)弱龄建立,深为圣慈钟爱,寝处时依恩勤倍笃;不幸中年神志昏愦、病类风狂,皇考(康熙帝)念宗社重任付托为艰,不得已再行废斥,待至十有余年,沈疾如故,痊可无期 。是以皇考升遐之日,诏朕缵承大统,朕之子侄甚多,惟思一体相关敦睦罔替,共享升平之福,永图磐石之安 。想皇考(康熙帝)圣意,或欲令二阿哥(允礽)出外居住,然无明降谕旨,朕不可揣度料理 。今弘皙既已封王,则令伊率领子弟,出外别居,於彼居住甚合 。至分家之处......着诸臣会同详议具奏,一切供用务令充裕,勿使弘皙艰难并贻累属下之人 。”之后,雍正帝在京西昌平郑家庄给弘皙修造了理郡王府,让他不必和允礽一起居住在咸安宫中(相当于软禁),可以自由的生活 。
雍正帝出于对以前的储君、二哥允礽一家的怜悯和“笼络补偿”,虽然不能直接释放允礽,但还是晋封其子弘皙为郡王,并安排弘皙带着自己的家眷出外居住,还特别吩咐要“供用充裕、不得使其艰难贻累”,这对于允礽和弘皙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 。
乾隆|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弘皙逆案”始末
文章图片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允礽病重,于本月十四病故 。雍正帝给二哥安排后事,追赠理亲王,赐谥号“密”,并下谕旨说:“允礽为皇太子时,乃国之储君也,未得罪之先,朕但尽弟道臣道凡事敬谨 。允礽曾获罪于皇考,其身若在,仍属负罪之人,今允礽病逝,则罪已毕矣,罪既毕,依然是朕之兄也 。”算是代康熙帝原谅了这个“待罪”的二哥 。
允礽去世前后,雍正帝命弘皙从郑家庄王府赶到京师,侍候在其父身边、克尽子道,并全权处理允礽的身后事,自己还亲自到五龙亭哭奠二哥,给足了允礽和弘皙面子 。因此允礽在临终时对雍正帝感激涕零,又教导弘皙要一心竭诚效力、以事君父 。
有鉴于此,弘皙对雍正帝自然是恭敬诚恳、效力以勤,叔侄间的关系维持得很好,弘皙甚至在奏折中以“皇父”来称呼雍正帝,而雍正帝也不以为忤,欣然接受 。这固然是显示叔侄之间关系亲密,不过也有雍正帝以此缓解朝野舆论、消除外界对自己“行事酷烈”负面评价的意思 。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雍正帝让弘皙承袭其父的亲王爵位,从理郡王晋封理亲王,并对他说:“朕之关心你,胜朕顽劣之子;皇子皆中庸普通之资,朕弟侄辈也缺乏卓越之才,朕此血诚,上天列祖皇考早鉴之矣 。”弘皙封亲王时,雍正帝诸皇子都还没有封爵 。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以“秘密建储”原则承继大统,成为清朝新一代皇帝——乾隆帝 。乾隆帝登基后,标榜“宽仁、尊亲”原则,为被雍正帝打击压制的诸宗亲平反,并待宗室子弟优渥无比 。而在康熙末年和整个雍正时期为了自保夹着尾巴做人的弘皙,起初也是备受优待,各项待遇都十分优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