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弘皙逆案”始末( 三 )
但乾隆帝一面优待宗室,一面却加紧集中皇权 。本来雍正帝驾崩时曾诏令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等宗室大臣辅佐新君、协理朝政,但乾隆帝在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恢复了军机处,以外朝文臣执掌军机,总揽军政大权 。允禄、允礼等宗室大臣则实际上退出了执政行列,成为地位尊崇的闲人 。
果亲王允礼在乾隆三年(1738年)去世,庄亲王允禄虽然地位崇高,但也没有实权 。乾隆帝这种排除“宗亲干政”的手段,一方面稳固了皇权、消除了宗室对自己的潜在威胁,但另一方面却损害了宗室的利益,使他们失去了长期以来参与国政的权力;这就让宗室们一下子觉得没有了坚固的靠山、心里极不踏实,并由此惶恐不安、甚至忿忿不平起来 。
在乾隆帝结束了“宗室干政”、将宗室王公们排除出执掌国政的行列后,皇族内部一些失意成员就开始对乾隆帝抱有不满、心怀怨恨 。这些人逐渐结成一个团伙,暗中勾连,期待着能改变现状,重新夺回失去的大权,而理亲王弘皙就是这些人中最重要的一员(说是为首者倒抬高他了) 。
文章图片
雍正帝在位时,确实待弘皙很好,虽然有“作秀”的成分,但到底是关心爱护这个侄子的 。弘皙当时一是羽翼未丰,不敢做出什么不轨之事,二是多少有些感激之情,也没有理由在暗地里搞鬼的想法,终雍正帝在世之时,弘皙还是小心谨慎、老实做人,效忠(表面上)于雍正帝 。
但在雍正帝驾崩、乾隆帝登基后,弘皙对于这个比自己小十七岁的堂弟就没有那么恭敬和妥协了 。在弘皙看来,自己是康熙帝的嫡长孙、原本皇位的第二继承人,如果不是因为变故,自己这时候早就该当皇帝了 。而且乾隆帝只不过是康熙帝诸多庶孙中毫不起眼的一个,虽然也被皇祖抚育过,但哪能和自己这个从小就和皇祖一起生活、亲自受教育的“皇太孙”相比 。另外,乾隆帝初继位时以“仁政”为主,对诸宗室子弟过于宽厚,让弘皙产生了这个堂弟软弱可欺的错觉 。不知不觉中,弘皙对乾隆帝的身份优越感愈发强烈,甚至都有些“皇帝不过如此”的感觉了 。
于是,在乾隆帝恢复军机处、将宗室王公们请出权力中枢的时候,弘皙不失时机地出手,和弘昇、弘昌、弘皎、弘普、宁和等人私下串联交通,欲图不轨 。同时,庄亲王允禄也因为失去了参与国政的权力,心中失落不平,也被弘皙拉入这个小圈子中(说马上谋反那是假话,可是抱团结党,甚至准备掌握更多的权力来谋取更大的利益,抗衡乾隆帝剥夺宗室实权的做法,这个不假) 。
可弘皙低估了乾隆帝的政治手腕,也低估了皇权的威力,就如前文所说的那样,在他的行动刚刚起了个头、不过在郑家庄王府内仿照国家制度设立会计、掌仪七司以备自己驱使的时候,对他们这个小圈子私下所作所为都了如指掌的乾隆帝突然采取了雷霆手段,先将弘昇革职捉拿,然后把允禄、弘皎、弘昌、弘普等人统统交宗人府审查惩处,一举击碎了这个实际上都没有来得及做出真正不轨举动的宗室集团 。而其中的最重要人物、理亲王弘皙,则先被革爵软禁,然后又废黜宗室身份、永远圈禁,子孙除宗谱,彻底被踢出了皇族之外,可以说被一棍子打死,再也翻不了身 。
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在景山东菓园内被圈禁了三年的弘晳去世,年四十九岁,身后没有追赠谥号,没有追封 。他的儿子们都是闲散宗室,没有爵位,最高的官职也不过一个护军参领(正三品)而已 。弘皙这一支后裔,就此完全湮灭在普通人之中,再也没有了康熙帝大宗嫡子嫡孙的身份 。
推荐阅读
- 乾隆|乾隆皇帝“真容”长啥样?一外国画师偷偷画下,网友:大相径庭
- 孝贤纯皇后|乾隆原配孝贤纯皇后,可以说是白月光,却不能说是真爱
-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即位时真那么顺利吗?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形势
- 福康安|福康安隐藏二百多年的身世最终被揭晓!专家:正如乾隆所说
- 乾隆|乾隆的儿子为何最难当?后世揭开真相,难怪史书不敢记载
- 太上皇|乾隆退位后当太上皇当得怎么样?他在三年太上皇时期都干了什么?
- 愉贵妃|她陪了乾隆65年,79岁高龄还被“翻牌子”,生下了清朝绝代阿哥
- 乾隆|乾隆追封的唯一皇后,辛者库之奴,诞下大清天子,去世后葬于帝陵
- 乾隆|中国历史上的“最热夏天”,曾出现在乾隆八年,热到了啥程度
- 乾隆|乾隆在退位后又当了3年太上皇,在当太上皇期间都干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