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为什么三国之后很少听说“夏侯”这个姓了

因为部分夏侯族人改姓了,而且夏侯氏人口本来就不多,在之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口增长缓慢,如今已经算是非常稀有的姓氏了 。
夏侯氏来源
夏侯惇|为什么三国之后很少听说“夏侯”这个姓了
文章图片

(官居大将军的夏侯惇)
夏侯氏最辉煌的时候就是三国时期,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实在是为夏侯家族的兴旺繁荣做出了很大努力,兄弟两不仅在曹魏身居高位,而且他们两还超级能生,夏侯惇有子九人,夏侯渊有子八人,当代的夏侯氏后人,大部分都出自这兄弟两 。
不过,夏侯家族的辉煌也止于曹魏,到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建国之时,夏侯氏早已经不复当年气势 。好在,彼时的夏侯氏还算有一定的影响力,夏侯渊之孙夏侯庄,其妻子是西晋景阳皇后之妹,夏侯家族盛极一时 。夏侯庄本人当过西晋的淮南太守,其女儿夏侯光姬是琅琊恭王司马觐的王妃,亦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生母 。
两晋国祚不长,像夏侯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很容易受到排挤打击 。西晋还算好,但毕竟国祚太短,到了东晋,夏侯氏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
东晋元熙二年(420年),掌握东晋大权的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刘裕不仅残酷的对晋室进行无差别杀戮,还累及与晋室有关的其他世家大族,原本就遭受沉重打击的夏侯家族,此时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部分仕晋的夏侯氏族人,不得不改姓以求自保,夏侯家族在这一次的国变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至此一蹶不振 。
当代夏侯氏
夏侯惇|为什么三国之后很少听说“夏侯”这个姓了
文章图片

(谯郡夏侯家族)
夏侯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其得姓历史有2400年之久,夏侯氏的郡望为谯郡、鲁国郡 。其中,鲁国郡,乃是夏侯氏的得姓始祖姒佗逃亡鲁国时,鲁悼公收留所封之地,鲁国郡亦是夏侯氏的第一个郡望 。而谯郡,则自然和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有关,事实上,谯郡作为夏侯氏的郡望是实至名归的,如今的夏侯氏族人大都出自这兄弟两,就说明了谯郡的重要性 。
随着历史的发展,夏侯氏这个在古代占有重要地位的姓氏,因为各种原因,人口已经非常稀少 。在所有复姓中,夏侯氏位列第五位,人口两万多,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浙江这三个省,少数散居在北京、西安、广州、台北等大城市,可以看出来,夏侯氏的当代分布和历史分布极为契合,山东、安徽都是历史上夏侯氏的主要分布区域,这说明夏侯氏并没有因为战乱或者王朝更替而往下迁移,具有很强的区域姓氏特点 。
夏侯氏的人口,发展两千多年来,到现在却只有两万多人,这确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毕竟作为夏侯氏中兴之主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他们的儿子加起来都有十八人了,唯一能解释的是,很大一部分的夏侯氏族人出于各种原因,省文简化为夏姓、侯姓,这在历史上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百家姓翁姓,早年翁氏六兄弟因为战乱而选择改名换姓流亡,六人分别改姓洪、江、翁、方、龚、汪,形成了著名的“六桂堂”,但他们其实都源自翁姓,最后也选择了认祖归宗,拥有了共同的堂号“六桂堂” 。
【夏侯惇|为什么三国之后很少听说“夏侯”这个姓了】因此,夏侯氏人口之所以这么少,分布这么集中肯定是有历史原因的 。经过2400年的历史发展,夏侯氏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改姓的不在少数,实际人口应该不止才两万多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