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山|邓海山:中国最后一名刽子手,一生斩首300颗,晚年下场凄惨

在姜文名作《鬼子来了》中,有这么一个经典桥段:主人公马大三和村里人商量,想要处死两个人,一个鬼子一个汉奸,但是没一个人敢下手,因为他们都是平头老百姓,害怕见血 。
之后他们请来一位“神人”,他是晚清令人闻风丧胆的刽子手,无数人头在他刀下被砍落,杀此二人不在话下,结果这名刽子手兴许年老目昏了,就没砍到,使得日本鬼子得以逃生,才有了后面的悲惨结局 。
邓海山|邓海山:中国最后一名刽子手,一生斩首300颗,晚年下场凄惨
文章图片

对于邓海山来说,生存为大,能成为合格的刽子手,不需要费多大功夫就能收入不菲,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他欣然加入佟绍箕门下,跟着他学当刽子手的手艺 。练就一身刽子手本领
刽子手并不是胆大就可以,还需要更多的历练,经过一套严格的拜师礼后,邓海山就被师傅带着观摩了一段砍头的画面,第一次见到这么血腥的画面,邓海山肚子翻滚没忍住一下就吐出来 。
接下来的一个月,邓海山在师傅要求下,一遍又一遍看着给犯人行刑的画面,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这种场景,然后师傅才开始让邓海山练习刀法 。
邓海山|邓海山:中国最后一名刽子手,一生斩首300颗,晚年下场凄惨
文章图片

砍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需要游刃有余,这时师傅带着邓海山去砍冬瓜和香头,当然冬瓜也不是随便砍的,师傅会在冬瓜上画一条线,然后让他沿着线砍下去 。
砍的切口一定要和画的线一致,说来也怪,邓海山干净利落地就把这项任务做完了 。他的师傅赞叹着,说他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之后经过砍香头、槐树的练习,邓海山已经十分娴熟了 。
再经过砍杀牲畜的练习,邓海山就开始了自己的刽子手生涯,当时正值晚清末年,时局动荡,每天都有送来砍头的人 。为了避免鬼魂索命,邓海山会在行刑前取檀香三支,插在祖师爷香炉里,顶礼叩拜 。
【邓海山|邓海山:中国最后一名刽子手,一生斩首300颗,晚年下场凄惨】
邓海山|邓海山:中国最后一名刽子手,一生斩首300颗,晚年下场凄惨
文章图片

当时犯人都是秋后问斩,因为秋冬主肃杀,遵万物时序 。所以邓海山真正工作,也就是秋后三个月,其实时间相对来说很轻松 。宣统年间,斩杀一颗人头,可以得到一块大洋 。
一块大洋相当于普通家庭一年收入的一半,而且家属还会私自给行刑人员银两,总共下来,就是四个大洋,所以刽子手的收入还是不菲的,邓海山就是如此 。一生砍尽300头,晚年凄惨
当年邓海山出师前,他的师父便嘱托不可过于嗜血,砍到99颗人头时就应该急流勇退,因为刽子手界有一个大的忌讳,就是“杀人过百,断子绝孙”,很多刽子手都是这时退休的 。
邓海山|邓海山:中国最后一名刽子手,一生斩首300颗,晚年下场凄惨
文章图片

清朝末年,身处乱世危局之中,维新变法人士、革命党人风起云涌,不断冲击着清帝国统治,相应地,犯人里面就有很多的仁人志士,比方说有名的“戊戌六君子” 。
这时候的砍头就有助纣为虐之嫌,况且邓海山在砍够99颗头颅后,并没有像其他师兄弟一样退休,而是继续着他的刽子手生涯,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斩了多达300颗人头,他依旧幻想着以此为生,却不知世界已经变了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像太监、刽子手等属于封建时代的职业,也就步入了尾声 。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并不认可邓海山的身份,但是因为牢狱里犯人太多也就不得不起用他 。
邓海山|邓海山:中国最后一名刽子手,一生斩首300颗,晚年下场凄惨
文章图片

直到1914年,北京政府颁布了《惩治盗匪法》,从此死刑不再用刽子手,而是改为枪毙 。从此以砍头为生的刽子手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邓海山从此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