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感|后疫情时代线上娱乐社交:体验要共享,还有几道坎?( 三 )


其它中小平台,想要在底层技术上做大笔投入,既不划算也不现实。因此需要借鸡生蛋,借助大平台的专业技术完成体验共享的跃迁。
其次,产品体验从单一走向多元,如何避免降维打击?
体验共享是对体验的二次或多次再开发,即让产品体验走向多元化。不能跟上趋势的平台,则可能面临降维打击。
如上文提到的“微光”,目前用户规模已在5000万到1亿之间,已成为中国电影共享体验的代表应用。相比传统社交或观影平台而言,“微光”的优势在于做了体验二次开发,打破了观影人数限制(线上独自观影)、社交场景单一、聊天信息单一等限制,带来了更多元的社交和观影体验,避免了因产品体验过于单一,被传统社交竞品定向降维打击。
最后,内容安全监管加严,如何多线作战守住底线?
在技术之外,体验共享的最大拦路虎在如何保证内容合规。
体验共享具有强互动性特征,这带来了一定的安全及管控风险。如互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政治、黄色低俗、恐怖主义、恶意攻击等信息,且互动性越强,风险性就越高。
平台为守住内容安全合规的底线,往往需要多线内容审核,也意味着更高的审核成本,以及对于审核技术的更高要求。如何选择靠谱的供应商,平衡成本和效率是企业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重点。
今年6月,网易智企推出融合了网易云信和网易易盾核心能力的安全通信产品——网易智企“安全通”,能够一站式解决内容传输和安全检测两大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在为体验共享时代的到来做准备。
总而言之,对娱乐社交行业来说,一个全新的体验共享时代已经来临——商业价值正在“体验共享”中疯长,用户将在“共享体验”中狂嗨。对于已经上头的体验共享经济,挑战也不小,娱乐社交平台会如何追风,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 陪伴感|后疫情时代线上娱乐社交:体验要共享,还有几道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