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利锋|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中视频迎来多屏时代 将在智能电视等渠道多做尝试( 二 )


我想说的是,中视频的想象空间,远不止手机。伴随着新的渠道增长,中视频正在迎来自己的多屏时代。
去年西瓜PLAY上,我们提了中视频的概念。当时,我们定义中视频是1分钟到30分钟的视频内容。有人说,这个名字看着就不大气,不就是在长视频和短视频夹缝中的嘛。包括同行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说中视频的提法是伪命题。
我觉得这些说法把中视频理解小了。中视频当然是对时长的描述,但这个时长,并不是单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长短,更不是夹缝,而是一种最常见的内容形态。所以我觉得,中视频的空间,远不止手机。
【 任利锋|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中视频迎来多屏时代 将在智能电视等渠道多做尝试】不止李永乐老师,更多的中视频创作人,应该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科普创作者“画渣花小烙”、三农创作者“乡村小乔”、旅游创作者“暴走兄弟”、亲子创作者“小万姑娘”这些不同品类的作者,在TV端的消费都非常不错。仅过去一个月,在我们的TV版鲜时光中,内容播放量超过1000万的创作者就有1539位,超过100万的有8925位。
今年上半年,我们联合抖音、今日头条共同推出了中视频伙伴计划,让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增加收入。和大家汇报一下,到现在,中视频伙伴计划已经帮助40万创作者获得收入,其中5000位创作者月入过万。
接下来,中视频伙伴计划也将陆续覆盖多屏。我们会将TV端的流量也纳入到中视频伙伴计划的分成中,更好地支持大家创作。去年,我们说西瓜视频愿意给所有优质的中视频创作人提供舞台,不止西瓜,还有头条抖音。现在,这个舞台更大了,希望大家的才华能被更多人看到。
当我们的服务扩展到大屏,我们的伙伴不仅有创作者和用户,还有厂商和运营商朋友们。目前,我们已经为80%的智能电视、机顶盒、有线电视提供了中视频服务,帮助他们打破大中小屏的壁垒、完善电视端内容生态,增加内容丰富度。?
接下来,我们也会在内容形态、大中小屏交互以及商业化模式这几个方面和厂商、运营商朋友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不久前,我们和一家传统的电视厂商达成了合作。这是他们首次和中视频平台进行深度合作。他们的负责人告诉我,从钱的角度,我们绝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但我们创新的形式打动了他。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位创作者的故事。他叫罗骁,是一名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医生。他在西瓜视频上有个账号,专门用来科普这个疾病,有不少老年人关注他。为了「讨好」这些老年粉丝,他在视频拍摄上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为了易读和增加信赖感,他专门起了网名「罗夕夕博士」(当然他真的是一位博士)。拍摄时,他会尽量控制上半身不摇摆,怕镜头晃动老年人会头晕。还会在录制时特别放慢语速,后期放大字体,以防老年人听不清、看不清。
这样的创作者非常宝贵。同时,我也在想,这些中视频内容,如果也能在电视上呈现,是不是更好。对一些像罗夕夕博士粉丝这样的用户,甚至创作者来说,屏幕更大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一块屏幕是一个场景,不管是餐桌前,客厅里,甚至是我们调研中大家提到的浴室里,我们希望所有用户需要中视频的场景,都能被满足。中视频所能提供信息价值的边界,就是我们服务的边界。西瓜视频也希望能够和在座的伙伴们一起,把更多优质的中视频带给用户,这一直是我们共同的旅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