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我关注了一个假苹果官微( 二 )
换句话说,对于“精分”的品牌,用户应该相信他们哪一个人格面?
好的内容应该带来一致性的品牌和精神文化,并真正的以做好品牌内容为导向,而不是一味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做内容。知识,通过不同内容去体现一致性的品牌精神,成功难度不亚于一次媒体创业。
Apple在公众号平台的营销内容投入以及创新力度,和其在做产品时的表现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无需内容,产品即媒体很多品牌热衷于找各种媒体做广告,大品牌每年的广告费用达到数亿元,但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产品其实是品牌最大的媒体。
产品包装和设计承载的信息远远比图文、视频的信息密度更高,尤其是高科技产品更是无数工程师智慧的结晶。
而线下消费品牌,除了产品设计外还看重包装设计。想象一个消费者正在超市的货架面前选牙膏,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牙膏的包装,其次消费者才会关注价格。
这时候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文案往往能左右消费者的选择。
以营销服务为主业的华与华,将产品包装当作营销的元媒体,而做汽车的特斯拉则完全取消了一切市场公关营销费用,将重心调整到产品生产上。
他们都是在行业内做到极致两家企业,所以从来不缺乏话题性。
换句话说,渠道越来越多元,信息载体反倒越来越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信息,而不管你是在哪里看到它。它都会潜移默化地出现在你话题的timeline当中,这就是不经意的嬗变。
文章插图
四、总结思考过去,企业没法生产注意力,而有人专门生产注意力,这个人就是媒体。
企业把带有标识的杯子放在媒体的内容旁边,大家在看内容的时候,用余光扫杯子一眼。企业为扫到的那个余光付费,这就是广告。
如今,企业有很多种展示自己的方式,但最重要的自己本身就可发光,就像苹果、小米、领克、蔚来、荣威等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产品,他们在上市前早已被炒成神秘、神圣之物,可谓万人敬仰,万人空巷。
就像特斯拉,靠着极致产品自带话题性。就像电影,票房回收到的仅仅是成本,电影想要挣钱,要卖玩具、人偶、游戏及其它的衍生产品。
企业获得品牌价值的方式不再是通过媒体生产注意力,不再是只能站在媒体内容旁边,被媒体光芒照耀才能获得知名度、曝光度、美誉度。因为,媒体就是企业,企业将来就是媒体,而产品就是内容。
未来企业沟通用户,可能真的不需要社交媒体了。
本文由 @社区营销研究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
- 商家|淘宝禁止“好评返现”
- 百叶窗|淘宝上要价900的杜亚电动百叶窗拼多多上就卖600,让我来试试水
- 恕我直言|“恕我直言,应该没人能驾驭的了这件衣服,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
- 搜索引擎|百度起诉人工刷量平台我爱网干扰搜索引擎算法,获赔200万元
- 凤鸣村|去岁我市农村电商零售额43亿元
- 马云|周星驰被马云问:我一天赚191亿,你呢?看周星驰高情商的回复
- 互联网时代|“新微信”诞生, 马化腾已正式确认, 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 买耳温枪|买耳温枪有怀疑,客服拉黑买家和记者
- 高丝防晒乳怎么样-高丝防晒乳好用吗
- OPPO手机录音模式怎么切换-OPPO手机录音模式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