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快狗打车上市,会重蹈天鹅到家的覆辙吗?( 二 )
多重因素作用下,快狗难快在打车业务上,面向To C赛道,早已被滴滴、美团打车等巨头占领,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寻找另一条路,把面向企业客户的同城货运作为主业,能扛起公司业绩大梁甚至发展到上市规模吗?这个问题在过去几年间一直是围绕货运类公司的拷问。
此前提到,快狗收入的大头主要依靠企业服务,尤其是共享单车公司的运维运输收入,2018年共享单车运维的企业收入甚至高达总收入的22.8%,前五大客户共享单车企业占据前三家。
随着社区团购的发展,同城货运收入来源出现多样化,但这些业务也并非快狗打车可以做,对手货拉拉、满帮都在布局,快狗的市场替代性并不低。
一方面,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快狗并没有很突出的护城河优势,另一方面,司机也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快狗打车采用的是轻资产模式,主要是兼职司机且自配货车,司机在灵活跑车之外,还需要缴纳一笔保证金,以及接受公司的抢单模式,更早之前还有快狗改名引发司机不满事件,平台、司机、用户之间经常会爆发矛盾。
由此有不少报道,司机对快狗的抱怨、投诉不断,导致消费者的体验也并不佳,类似的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比比皆是。
因为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费等问题,快狗打车还被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约谈,而快狗打车APP去年还被列入工信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名单。
从滴滴事件开始,监管成了IPO的最大黑天鹅。同城货运市场将迎来更多更严的监管以及新的市场规范运营要求,如何在监管下更好地处理业务、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处理等问题,也是快狗上市之前逃不过的诘问,必然会对快狗拓展市场上造成一定影响。
甚至连快狗自身的基因,也在限制着快狗的发展,打车前身是2014年上线的 58 速运,隶属于到家集团。
但是如今自身都陷入困境的58同城,恐怕帮助快狗打车的力度也有限。
招股书显示,虽然同城物流的总市场规模体量较大,但线上同城物流的总体规模并不大,2020年线上渗透率仅为2.9%,线上总体规模仅为356亿元,市场依赖于线上服务较少,也就意味着58同城对快狗打车的流量扶持并没有太多。
另外,同样是在58同城私有化中被分拆的天鹅到家,营销费用高企常年亏损,消费者数量近年下滑,IPO之路也是一波三折。
有行业人士曾评价,“58没有载体,没有一个闭环链条,还是停留在最早期的信息聚合,只是服务也没有垂直APP做得精准,从而很难建立新的增长点。”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急于切入细分赛道,快狗打车也很难说会不会成为曾经的天鹅到家。
新业务扩张与资本市场平衡难题褪去眼花缭乱的货运打车模式,同城物流平台的本质还是中介平台。
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赛道。以内地同城物流市场为例,按照交易总额计算,2016年到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可达到2.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7%。线上同城物流的规模,到2025年预计近4000亿元。
这一方面意味着快狗们仍有机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但另一方面,它们也将面临巨头们的竞争。
2020年4月,滴滴出行宣布进军同城货运市场,6月,滴滴货运在成都等城市正式上线;2020年12月,顺丰控股旗下网络货运平台也试图进军货运市场。
新玩家不断入局,对快狗们则意味着,未来争夺用户,需要更大力度的投入补贴的内卷竞争。
2021年上半年,快狗、货拉拉等企业纷纷加大了补贴力度,快狗打车与货拉拉更是展开了长时间线的价格战。
拿到数亿美元融资的快狗,除了保证核心业务不被人“偷袭”之外,还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发力物流数字化和智能化,对车货匹配逻辑进行了升级,其中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推荐阅读
- 共享单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共享单车|美团公开新专利:指纹解锁共享单车
- 专利|美团公开共享单车指纹解锁专利
- 小雷|方便多了!共享单车指纹解锁功能曝光:不用扫码,碰碰手指就行
- 欠费|有点惨!西安小伙租共享汽车后突然被隔离:还不上车,欠费超1万
- 平台|私域流量共享平台必将塑造出下一个“淘宝”
- 同城|3年烧掉21亿,快狗打车闯关IPO,同城货运下半场正酣
- 美团|共享单车企业将被纳入信用监管体系,首批涉美团、哈啰和青桔
- 北京将把共享单车企业纳入信用监管体系
- 密码|一年损失 90 亿美元,Netflix 再次测试打击“共享帐户密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