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和珅那么聪明,为何不提前巴结嘉庆以避免嘉庆上台处死他?

和珅曾提前得知颙琰被立为太子的消息,也曾去找过他,还送了礼物,但和珅聪明反被聪明误,结果让颙琰更加讨厌他 。
和珅|和珅那么聪明,为何不提前巴结嘉庆以避免嘉庆上台处死他?
文章图片

据说,和珅还是乾隆帝的贴心人,他将乾隆帝的心思看得透透的,说的话做的事都非常合乾隆帝的心意 。乾隆帝很喜欢写诗,但他的水平不高,一生写诗五万余首,没有一首被人传颂 。但乾隆帝很欣赏和珅的诗,常常让他代替自己写诗,乾隆帝每次都很满意 。
特别是到了乾隆帝晚年,他年老体衰,表达不清晰,就更加离不开和珅了,因为只有和珅明白他的心思,也只有和珅知道他要说什么话和做什么事 。
正因为如此,和珅在一次跟乾隆帝聊天的过程中,无意中得知了一个秘密,那就是被秘密立为的太子的人是皇十五子颙琰!
事实上,和珅作为乾隆帝的宠臣和权臣,到乾隆帝年老之后,他是不可能不为自己的后路考虑的,所以他是有意去询问太子人选的 。
但和珅身处高位二十余载,已经养成了一改不了的臭毛病,那就是过分自信,但他的自信太过于盲目,因为他已经被权利蒙蔽了双眼 。
在得知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太子之后,和珅决定做点事情,那么他究竟干了啥呢?
事实上,颙琰也不知道自己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是太子了,他自觉资质平庸,所以一直都小心谨慎,在继位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认真读书 。乾隆帝也曾将颙琰带在身边,颙琰也表现得十分恭敬孝顺,不敢有半点懈怠 。
和珅|和珅那么聪明,为何不提前巴结嘉庆以避免嘉庆上台处死他?
文章图片

乾隆五十四年,29岁的颙琰被封为和硕嘉亲王,大臣们虽然不知道他是太子,但看到乾隆帝对他的态度,大臣们已经有所猜测 。和珅是个聪明人,也觉得颙琰可能是太子,但和珅并不喜欢他,所以发动党羽处处限制他,试图影响他在乾隆帝心中的地位 。
不过和珅的计谋并未得逞,乾隆帝对颙琰的态度依然十分积极 。当和珅得知颙琰就是太子之后,他也开始转变态度,不再跟颙琰作对,而是在乾隆帝面前极力夸赞他,还有意无意将他被立为太子的消息透露给他,试图营造出是和珅帮助他成为太子的假象 。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决定退休了,他下了一个诏书,说自己有意禅位 。
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 。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 。
乾隆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在位时间超过康熙帝,所以准备退位了 。既然要禅位给太子了,那么秘密立储之事就不应该再是秘密了,乾隆帝应该先公布太子人选,然后再举行禅位仪式 。
作为乾隆帝的近臣,这个消息又被和珅提前得知了,他觉得可以借此机会在颙琰那里卖个人情,所以他准备在立储诏书宣布之前做点事情 。
和珅|和珅那么聪明,为何不提前巴结嘉庆以避免嘉庆上台处死他?
文章图片

在立储诏书宣布的前一天,和珅从自己的府库中挑选了一把玉如意,然后亲自上门送给颙琰,并将立储诏书即将宣布之事告知于他 。和珅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告诉颙琰,他对颙琰是有拥立之功的,以后当了皇帝,可不要忘了我 。
颙琰表面上对和珅贴笑脸,但实际上心中已有杀机,因为他觉得他这个太子是父亲乾隆帝早就定好的,和珅跑过来送礼,与其说是巴结,不如说是恐吓 。而且颙琰还认为,和珅这个人实在是太贪心了,当了几十年的权臣还嫌不够,还要成为新朝的功臣,其心可诛!
和珅的这个做法确实很傻,难道他不记得自己早就把颙琰给得罪完了吗?只能说,和珅被权利蒙蔽了双眼,他认为满朝文武都是他的党羽,乾隆帝动不了他,比乾隆帝能力更差的颙琰就更不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