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从"线下"到"线上",酒水外卖打不赢互联网?( 二 )
此外,当前酒水供应商良莠不齐,买到假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消费者普遍对酒水外卖的保真率存在疑惑。不过用户“存疑”就证明当下信任市场的大门依旧没有守门人,或许将成为酒商占据市场,塑造品牌的重要节点。
而且,酒水的价格相对透明,除去店面成本外,额外配送成本的支出,商家必然要做出打压自身利润率,还是降低消费者性价比的问题。
所以说,酒水外卖归根到底还是外卖,始终都要受限于酒水产品本身。
高频流量能否带动低频消费?酒水是典型的低频产品,尽管在酒文化盛行的中国,酒水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刚需快消品,但对消费者来说,并非每个人每天都要喝酒。同时在酒水所承担社交属性的场所,也大都有着专业的酒水供应渠道,酒水外卖只是补充而已。
因此,美团“歪马送酒”的加入,对酒水外卖行业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此之前,酒水外卖无论是自建APP、使用微信小程序,还是与外卖平台进行合作,都属于相对低频的销售模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低频电商引流困难的问题。
不过,此次美团的入局,意味着自带流量的高频玩家开始进场。
或许,酒水外卖可以借助外卖平台高频流量的特性,来带动自身低频性的产品。这样似乎不管是从增加外卖平台用户的可选择性与用户体验本身,还是借”高频“通“低频”的方式重新教育市场,都有着看似不小的潜力值。
尤其是在90后年轻群体逐渐成为酒水消费主力军后,对于聚拢了大规模年轻消费者的外卖行业,以及与此类似的高频互联网企业,极有可能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完成“流量”向“销量”的转化。
而且对于首次尝试酒水外卖业务的美团,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谨慎态度,例如在配送时间上,其吸取了先行者们的经验,并没有盲目拿配送速度当做宣传噱头,在介绍中写明了“25分钟好酒上桌”。
不过,虽然美团曾和劲牌以及青岛啤酒有过O2O业务的往来,并且成立歪马送酒也很契合后疫情时代酒水线上销售渠道谋求改变的趋势,但在供应链的上游环节,美团终究是个半路出家的“外行”。
相较于从2019年就开始铺设供应链,如今已经在广西、深圳、昆明等多个地区开设线下站点的“酒小二”。美团还无法辐射到更多的城市,只是暂时在广东地区进行初步尝试。而且,虽然美团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折扣,但刚刚拿到腾讯和红杉资本注资的酒小二,已经财大气粗地打出了“9亿补贴”的旗号,短期内或许将压过美团的风头。
在酒水产品的选择上,美团虽然上架了各种类型的酒水,囊括了啤酒、白酒、洋酒、红酒、饮料这五种分类中的大部分知名品牌,也有包括茅台、五粮液、人头马、马爹利等在内的高端酒。
不过考虑到酒水外卖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对比江小白的“瓶子星球的喝酒公司”中更符合“性价比”和年轻人审美的调制酒产品,以及惯用的抓住年轻群体“情绪痛点”的营销方式,都显得美团在特色方面缺乏竞争力。
这也让人们对美团能否带动整个行业存在疑问。同时最主要的,本质上属于同城配送的酒水外卖,面对于当下满街的超市、便利店与酒馆,其实更像是一个伪需求。
酒水外卖,打不赢“互联网攻坚战”?正如曾经已经步入寒冬的社区团购,2020年,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京东等头部互联网企业第一时间纷纷入局,被众多资本捧上天成为新的风口;再到如今集体撤退赛道收缩,仅仅过去一年的时间。如今的酒水外卖,似乎有着步其后尘的趋势。
同样是高成本、低毛利的行业特征,曾经的社区团购,几乎汇聚了互联网企业中所有的高频玩家,然而经过高频打低频的降维打击之后,却迎来了巨头接连败走的局面。曾经被认为的会被逐渐取代的线下商店、超市,依然活得好好的,甚至有的还通过线上运营重新夺回了消费群体。
推荐阅读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
- 反常识|给营销、品牌、市场从业者的4条反常识建议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出版商|谷歌向德国反垄断部门妥协 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 中国|全民做电商、送外卖、做抖音,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未来?
- 海珠|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